專欄
《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修法上路,有望帶來哪些變革?【獨立特派員】
李婕綾 張智龍 / 採訪報導 黃郁婷 / 整理報導《犯罪被害人保護法》實施了四分之一個世紀,對於犯罪被害人的保護還是有許多不足,於是2023年進行大修法,改名為《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並在今年上路實施。這部攸關犯罪被害人權益的法案,修法前後有什麼不同?又提供給犯罪被害人哪些保護服務?《犯保法》修法上路 有哪些重大變革? 民國86年發生的白曉燕命案,是台灣治安史上重大刑案之一,在當時不但震驚台灣社會,也讓犯罪被害人的處境開始受到關注,更在隔年催生《犯罪被害人保護法》。 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以下簡稱:犯保協會)董事長張斗輝說明,《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的前身是《犯罪被害人保護法》,之前比較側重在犯罪被害人的補償,對於犯罪被害人相關權益的保障,這部分則有所不足。 113年新上路的《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不但將犯罪被害人家屬納入,也明白指出法案所保障的權益包含支持服務以及經濟補助。在服務對象上,都是以受到犯罪被害為前提,相較過去,舊法服務對象限定在遺屬、重傷、性侵害、家暴或人口販運、兒少犯罪等被害人本身。但在新法中,將服務對象擴及被害人的家屬,反映新法確實將犯罪傷害的影響從個人到家庭都納入考量。同時,也擴大對重傷的認定。 高等檢察署檢察官洪淑姿坦言,因為要符合《刑法》的重傷認定,要件是非常嚴格的。所以這次《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特別擴大重傷的範圍,也就是說不僅限於符合刑法第10條的重傷定義,如果符合《全民健康保險法》的重大傷病項目的話,他也會是協助的對象。 犯保協會董事長張斗輝指出,以往比較為人所詬病的是,因為當時是採取民事代位求償的制度,會需要一筆一筆去審議這些金額,難免審議流程會比較慢。這一次《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的修法,基本上是採取定額單筆的給付,審議的過程就會非常快速。 官司訴訟細節多 犯保律師如何協助?除了經濟補助,法律服務往往是犯罪被害人最迫切需要的協助。7年來,黃中麟律師在犯保協會協助了大約30個案件,幾乎都是死亡案件。而就他的觀察,被害人的法律難題會存在每一個環節裡。犯保律師黃中麟觀察,從程序到實體都有,尤其案件一開始,當事人、被害人家屬都很緊張。他們最想要知道的是後續什麼時候開庭、法官會怎麼判、要怎麼樣獲得合理的賠償。在調解的時候,調解的條件、調解賠償金要怎麼談、後續民事怎麼主張、被告會不會脫產、有沒有需要先申請假扣押或相關的保全程序,其實這一些程序事項都會一再地出現。解釋著各種注意事項,黃中麟律師也發現到,正義的伸張以及合理的賠償,是被害人最關注的兩大要項,需要法律越早介入越好。 個案管理牽涉跨領域專業 犯保協會坦言有難度!新法上路後,犯保協會的辦公據點,有接近一半的比例都是新成員,而這幾乎倍數人力的擴充,主要是因應新法的保護服務從被害者個人擴及到家庭,整體服務思維都要跟著改變。新加入的工作者以法律、社工、心理以及犯罪防治四大背景為主,不過在實務工作上卻頗有難度。犯保協會台北分會主任王盈惇直言,個案遇到的問題,不會只是單一科系學門所能處理。因為犯保協會的模式是採取個案管理,然而單一個案可能會需要法律以及心理層面的協助,或是經濟上可能也會有需求,這些事項都不是單一科系背景就會的。從傷害事件發生到生活重建,過往統計,一個犯保案件服務時間大約需要三年。在人力不足的時期,犯保協會仰賴大量保護志工投入服務,也期盼隨著新法上路,被害人能更快走完最後一哩路。
專欄
高雄新堀江的潮起潮落,商圈轉型的困境與挑戰【獨立特派員】
王皓民 鄭仲宏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你逛過高雄的新堀江商圈嗎?這個有三十多年歷史的商圈,是高雄人的共同記憶。然而經歷大統百貨失火、高雄氣爆,到後來的新冠疫情,改變了民眾的消費型態。再加上高雄市城市發展轉移到北高雄,如今新堀江已經榮景不再。到底商圈為什麼沒落?政府有什麼政策搶救新堀江?1990年代 高雄新崛江如何崛起? 奧斯卡影城播放最新的電影,街邊各式各樣的新潮小吃,還有最新、最流行的服裝、飾品,1990年代,在高雄說要逛街,大家都會去新崛江。當年新崛江的繁華,正是因為對面的大統百貨。 史竹清是史家10兄弟中的小兒子,他的哥哥史竹山,是1988年籌劃新堀江商圈的重要人物之一。史竹清說:「因為我哥買那兩塊地是一個120幾坪、一個60幾坪,然後他稍微改造之後就做成一間一間的商場,十萬塊就可以來創業,押金、簡單的裝潢就可以。」 史竹清也說:「那時候最迷人的就是舶來品,大家出國還比較少,所以大家都從國外委託人帶進來,或是自己去跑攤都有。年輕人只要想找東西,去那邊逛街,你也不知道你會逛到什麼,就有一種,不像一般的百貨公司。」新崛江榮景不再 壓垮店家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1995年大統百貨火災,一把火燒掉了高雄人共同的記憶,但即使這個地標付之一炬,對街的新崛江,依然是高雄流行文化與娛樂的中心。新商品、明星新歌發表,都會選在新崛江,年輕人為了一睹偶像風采,把整條街擠得水洩不通。新崛江不只可以逛街,還有電影院、速食店、泡沫紅茶、舞廳,成為假日年輕人的娛樂中心,但這些榮景,如今卻只存在高雄人的記憶裡。 新堀江商店街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楊翔茗說:「我從新堀江人最多到現在最少,因為我們經歷過兩次比較大的風暴,氣爆、SARS,還有COVID-19。」但疫情過去了,商圈的人潮還是沒回來。面對電商挑戰,越來越多人透過網路去購物,商圈的店家們也在改變原有的營銷模式。新崛江服飾業者蘇TOMMY說:「有些人會用網路、實體店面的價錢全部都是一樣的,但我們這裡的成本會比較高,租金、人事成本,對我們來講會比較就是吃不消。」為了留住客人,商家們使出渾身解術,線上線下雙頭經營是基本功。然而,往往壓垮商家們最後一根稻草是昂貴的店租。新堀江商店街永續發展協會總務陳志豪說:「他一般招租的預算是在六萬左右,一般創業的年輕人兩個月的押金和一個月店租在18萬左右,但是像26萬那個,一般創業的人哪有這麼多錢?」歷經華與落寞 等待蛻變的新崛江許多店家因為長期虧損,決定離開新崛江,面對大環境的衝擊,到底該如何解決?單靠個人的力量遠遠不夠。新崛江滑板運動業者大金說:「我覺得或許政府可以投入一些資源在這個商圈內,因為這邊需要美化一下,提供遊客休息的地方,也要解決這邊衛生的問題。如果這邊人潮有,我相信招商也會比較容易一點。」新崛江服飾業者楊小姐說:「駁二做的也還不錯啊,就一直有市集、有活動,然後凹子底也有。但我覺得政府真的是都沒有人要管堀江,我覺得很可憐。」位於商圈的巷弄內,高雄市新堀江永續發展協會是高雄眾多商圈中少數擁有實體辦公室與固定員工的自發性服務單位。總務陳志豪說:「我們目前也只能靠高雄市政府的預算,或者是中央的預算下去辦,高雄市政府是補助商圈一年兩次。我們要去招商來我們現場這邊辦活動,優勢是我們有場地、店家可以很好配合,但重點是沒有預算。」商圈的店家管理、行銷推廣、甚至是商圈街道環境的清潔,全由協會一手包辦,還要想辦法創造人流。近年來,高雄市政府訴求產業轉型、經濟成長,但商圈隨著重劃區及軌道經濟,逐漸轉往北高雄,那麼南高雄的舊商圈呢?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局長廖泰翔說:「在軟體面這一塊,我們也希望說可以引入商圈更多不同的特色。硬體方面,不論是街景或者是入口意象,以及商店外牆以及地磚,能夠更新以及改造。」蟄伏等待蛻變,高雄新堀江商圈歷經了繁華與落寞,幾代人在這個街區營生、成長與流轉。商圈的生命隨著城市發展、消費型態轉變,或許有一定的週期,但人們對於生活土地的情感連結,卻永遠有著美好記憶,新崛江走過三十年、來去之間,亟待轉型,等著下一個三十年。
專欄
為憨兒築起永遠的家,若竹兒面臨經營難關【獨立特派員】
賴麗君 彭家如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嘉義有個若竹兒基金會,創辦人林朋輝因為領養一名重度多重障礙的孩子,發現許多相同遭遇的家庭,都面臨孩子就學和照顧的困境。於是他在27年前,號召多位家長成立基金會,希望提供智能障礙的孩子永久照顧的家園。不過近年來,這群大孩子正逐漸老化,也面臨許多照顧困境。若竹兒基金會伸出援手 接住智能障礙者 41年前,林朋輝和太太因為沒有孩子,於是領養一名男嬰東毅,卻在東毅兩個月大時,診斷出是腦性麻痺患者,而且會有極重度智能障礙和肢體障礙。他也發現很多相同孩子的家庭,有著相似狀況,於是號召多位家長和社會人士,成立若竹兒基金會。 林朋輝原本開機電設計公司,為了讓若竹兒的孩子們有更完善的照顧空間,他在58歲就退休,全心全力當志工,辛苦奔走10多年募款,才終於在2019年於民雄成立了「住宿型永久家園」。 若竹兒目前照顧44位成年智能障礙,以及合併多重障礙患者,跟著林朋輝服務20多年的陳美真,發現這幾年來的服務對象,多半都失去可靠的家人。 若竹兒主任陳美真說:「比較新進來的都是因為家裡面的父母親老了或是走了。因為其他兄弟姊妹可能不能接受,所以他必須送進來。」 大孩子逐漸老化 照顧人力吃緊卻不符合政府補貼若竹兒共有44位工作人員,教保員就佔了一半,爲了達到更好的照顧品質,採取一個教保員照顧三個服務對象,而這群大孩子正逐漸老化,照顧人力負擔勢必加重。若竹兒董事長林朋輝說:「心智障礙的小孩大概35歲以後就慢慢步入老年, 走路也不穩,照顧的工作人員也會比較多,所以說就醫,爸爸媽媽不方便,也是要去我們處理,每項都要我們去照顧,這都是人力的負擔。目前也不符合(政府)照顧老年的條文工作補貼。」40歲的大孩子,卻像個老人,目前在若竹兒佔了三分之一,因為不符合65歲以上長照補助規定,多出來的成本,機構必須自行負擔。儘管如此,若竹兒仍為他們編列一個特殊班級,加派人力照顧。若竹兒主任陳美真說:「很多的全日型住宿機構都退場,但是若竹兒在這一塊就是因為,它把他當作是一個社會責任,所以就承擔起來。這個人力三班制,那個光是人事成本就非常的高。」 烘培義賣活動 盼解決龐大經費難題面對日趨龐大的營運成本,若竹兒努力經營烘培、義賣活動募款,每年中秋節前,教保員帶著服務對象做鳳梨酥禮盒,營收除了用於照顧經費上,也將部分作為服務對象的獎勵金。 多年以來,即使每一步都走得艱辛,若竹兒仍然每年舉辦兩次親子出遊,促進孩子們跟家人的感情。若竹兒主任陳美真說:「有些家長可能不敢帶這樣的孩子出門,我們鼓勵他帶孩子出門,我們教保員會協助你,他才願意帶出門。」家長黃馨儀說:「假如我帶他去別的活動,有很多人他們就沒辦法接受我們這種孩子,因為他很會吵,所以我們跟(若竹兒)中心出來他比較快樂,比較沒有那個壓力。」27年來,林朋輝將生命奉獻給若竹兒,如今他已經74歲了,仍然每天來當孩子們的「林爸爸」。步入老化階段的智能障礙者,除了身體退化,也面臨雙親年邁或者離世,需要其他人來照顧,這幾年來,若竹兒接住越來越多這樣的大孩子,讓他們能安心在「永久家園」終老,即使面臨龐大經費難題,林朋輝和若竹兒也堅持著努力突破困境,期盼能一直當這群大孩子們永遠的靠山。
專欄
金色拱門帝國70年 麥當勞仍是速食霸主嗎?
邱惠恩 鄭仲宏 / 採訪報導麥當勞今年已邁入第70個年頭,在台灣滿40周年。從賣一個15美分的漢堡,到如今在超過100個國家設點逾4萬家餐廳,一度被稱為20世紀的日不落帝國。它能跨越種族藩籬成為許多國家餐桌上的共同記憶,從單純的餐飲選擇到生活文化的認同,從一家餐廳變成經濟政治角力的對象。在在都讓麥當勞不只是個速食業龍頭,還有更多在不同時空背景下所代表的複雜意義,是社會變遷過程中的重要觀察現象。 麥當勞品牌標誌為金色拱門,設計簡單、視覺強烈,成為象徵美國文化的重要符號之一。(圖1/獨立特派員) 麥當勞起源 1948年姓氏為麥當勞的兩兄弟開了一家主打定價15美分漢堡的餐廳。有天,向該餐廳銷售奶昔製造機器的雷克洛克(Ray Kroc)到訪,驚豔於餐廳標準化的製作與銷售流程,馬上與麥當勞兄弟談判,取得特許經營代理商。 1955年4月15日在密西西比河以東開設第一家麥當勞餐廳。當時克洛克的經營原則是:出餐迅速要快、味道要一致、環境要衛生。商研院商業發展與策略研究所所長朱浩分析,這三項餐飲標準符合當時任何一個市場的消費者要求,「它把這三項標準不斷做得更極致。」 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經濟迎來高峰,成為麥當勞發展的重要助力,「其實也的確有點時事造英雄的部分,」朱浩分析。 二戰後重塑世界權力分配,「美國在20世紀就是霸權,除了蘇聯,它對全球市場具有一種決定性力量,」台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助理教授蕭旭智說。 回應講究效率速度的都會生活型態,1950年代連鎖速食品牌陸續誕生。(圖2/獨立特派員) 經濟發展也改變人們三餐家裡吃的生活型態,朱浩分析,「剛開始只有午餐外食,隨著經濟發展強度越高,甚至有加班的狀況產生,三餐都不在家裡吃的狀況變得頻繁,這時候就會出現誰來接手家庭餐點的功能的問題」。 餐飲型態開始回應需要三餐外食的上班族及講究效率速度的都會生活。因此,1950年代連鎖速食品牌開始出現,包括1952年肯德基、1955年麥當勞、1957年漢堡王、1958年必勝客,以及1968年SUBWAY、1969年溫蒂漢堡等。 美式餐飲隨著當時美國流行音樂、好萊塢電影傳播至全球,「麥當勞不只賣食物,還賣一種生活方式,」蕭旭智表示。 當時想嘗試美式生活的外國人,「吃麥當勞就變成一個方式,金色拱門就在全球變成非常顯著且熟悉的標誌,」朱浩解釋。 餐飲全球化先驅 麥當勞進駐各國的時間點與該國經濟發展高度相關。(圖3/獨立特派員。) 麥當勞品牌標誌「金色拱門」成為象徵美國文化的重要符號之一。 1967年麥當勞首次在海外加拿大開設分店,自此開啟全球化經營的腳步。1971年日本成為東亞地區首站,同一年,歐洲首站為德國。 1960年代亞洲四小龍相繼崛起,麥當勞也開始插旗,包括1975年香港、1979年新加坡、1984年台灣、1988年南韓。中國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90年代加大力道,麥當勞便在1990年進駐中國。同年,美國死對頭俄羅斯莫斯科也看到了金色拱門。美國麻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政治學助理教授馬斯格雷夫指出,麥當勞進入蘇聯被視為美蘇冷戰降溫的徵兆及俄國走入全球化浪潮的開端,「是俄羅斯與西方之間開放並建立信任合作訊息的一部分。」直到2022年爆發俄烏戰爭麥當勞才退出經營32年的俄國市場。 台灣麥當勞初期 1980年代台灣政府以經濟自由化及國際化為擬訂政策的首要考量,加上美國政府施壓。因此,國內雖有台灣傳統餐飲將受到極大衝擊的擔憂聲浪,政府仍有條件開放麥當勞進駐。 「麥當勞當時跟農委會(現為農業部)有特殊的合作,」曾是麥當勞亞太區副總裁的李明元回憶,當時合作條件包括薯條專用的馬鈴薯及冰山萵苣等必須在台灣種植,才開放麥當勞進駐台灣,「所以台灣麥當勞一開始員工名片上寫的是推廣農作產品中心,而不是餐廳。」 1984年麥當勞與台灣的寬達食品公司合作,天字第一號店坐落在台北市民生東路上,1月28日正式開幕。當年台灣平均國民所得約12萬元,一個漢堡售價78元,開幕當天就創下營業額120萬的世界紀錄。 「當時麥當勞早上7點開門,6點就有人排隊,」李明元1984年2月28日進入民生店擔任管理組組長,他回憶,當時南部包遊覽車,半夜驅車北上台北,觀光首站就是麥當勞,可謂盛況空前。 大部分外國連鎖速食品牌相繼進駐台灣時間落在80年代。圖4/獨立特派員。 跟隨麥當勞腳步,其它連鎖速食品牌相繼來台插旗,包括1985年肯德基跟溫蒂漢堡(1999年撤出),1986年的必勝客與哈帝漢堡(1995年撤出),1990年漢堡王、1991年摩斯漢堡、1995年SUBWAY。 由於速食餐飲競爭益發激烈,新鮮期一過,「經營狀況很慘,並非外面想的那麼光鮮亮麗,不但虧損,而且虧損到資本額都接近負的狀況,」李明元說。 台灣麥當勞當時曾向日本麥當勞創始人請益,得到專注家庭兒童市場且要成為餐桌上習慣性消費選項的答案,「能不能成為台灣消費者生活的一部分是關鍵,所以從那時起,台灣麥當勞思考如何在不同時段提供消費者那個時段需要的商品,」李明說。 李明元從基層員工一路升到亞太區副總裁,他對麥當勞給員工的基礎營運課程印象深刻,「第一堂課,用約80公分到100公分的視角拍攝麥當勞餐廳,結果看到的是餐桌背面黏著口香糖,桌腳沾到番茄醬等的畫面,」麥當勞用反差的方式教育員工,小孩子眼裡的麥當勞跟大人看到的是不一樣的,進而瞭解到如何改善所有的服務。 台灣市場專注在家庭市場,尤其兒童,祭出快樂兒童餐以及送玩具的行銷策略。1999年凱蒂貓蒐集熱潮更是經典,一到兌換時間,門庭若市、大排長龍。「麥當勞塑造一個非常快樂的形象,讓小朋友覺得來吃麥當勞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而且生日還可以辦派對,」朱浩分析。 台灣40周年與蔡依林合作推出新歌曲,歌詞也強調「簡單的快樂」。「不只有小孩喜歡的兒童餐、薯條跟冰淇淋,就算是大人在麥當勞點一杯咖啡安靜沉澱,也是喘口氣、放鬆的快樂時光,」麥當勞整合行銷群助理副總裁林佳縈表示。 麥當勞重塑空間的想像,它不只是滿足消費者味蕾的地方,也是K書中心、上班族談生意、發呆殺時間的好去處,進而成為大眾餐桌上的共同記憶。「行銷活動都不是短期促銷噱頭而已,而是經由長時間觀察消費者需求累積起來而形成的商業策略,」李明元表示。 「麥當勞最強的地方是與時俱進,我們有很強的顧客調查分析數據,」1995年加入麥當勞、現為麥當勞餐廳發展部副總裁黃美玲表示,發展部是先遣部隊,需要花大量人力時間啟動調查分析,最後評估要在哪裡展店,「所以我們開店的失敗率是比較低的。」 「我們有多少的業者會隨時觀察消費者?不會!」朱浩觀察,台灣餐飲業者很少像麥當勞事前做通盤市場調研,「通常都是等到業績掉下來時才驚覺大勢不妙,那時才開始修正就太倉促」。 對地區大規模的市場調查,讓麥當勞成為台灣商圈的房地產指標之一。另外,麥當勞在超過100個國家設點逾4萬家餐廳,經濟學人1986年以經典商品大麥克在各國的價格,提出一個非正式的經濟指標:大麥克指數,用來比較貨幣的相對價值和不同國家之間的生活水準。 這些在在都加深金色拱門帝國的影響力。 麥當勞化爭議 2004年美國紀錄片「麥胖報告」當時在各國發酵。速食餐飲與垃圾食物畫上等號。(圖5/公視) 然而,麥當勞並非總是那麼吃得開。 2000年左右,美國麥當勞就面臨多起肥胖求償官司,2002年出現自上市以來首次虧損。2004年美國紀錄片導演連續30天三餐吃麥當勞,導致健康亮起紅燈,這份稱為「麥胖報告(Super Size Me)」的紀錄片當時在各國發酵。速食餐飲與垃圾食物畫上等號。 日本2014年、2015年陸續爆出食物混入異物的食安事件,逼得日本麥當勞高層開記者會公開鞠躬道歉。日本教授小川孔甫更是連續出版兩本書探討日本麥當勞為何走向衰微。2017年英國則爆發速食業低薪罷工潮,要求時薪至少要10英鎊起跳。 1993年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喬治瑞瑟提出著名的「麥當勞化」一詞。(圖6/獨立特派員。) 金色拱門帝國的形象在反全球化的浪潮下,是大眾檢視的頭號目標。 不過,早在1993年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喬治瑞瑟,分析了麥當勞四大特性:包括效率、可計算性、可預測性、以及透過非人科技的控制,提出「麥當勞化」的名詞,來描述社會各個領域廣泛導入這四大特性,甚至取得統治地位過程的現象。 「麥當勞強調快,」蕭旭智解釋,不只食物麥當勞化,例如小孩教育要包班一條龍等,都有麥當勞化的影子。 我們被金色拱門帝國殖民了嗎?「還是反過頭來用我們的方式修改了麥當勞化的現象呢?」蕭旭智表示,這是學界觀察全球麥當勞化現象的角度之一,「在21世紀,我們具有一種後現代的特徵:拼貼,」人或許有選擇吃或不吃的能力,甚至有其它可取代的選項,例如慢活、在地風格、生活感等價格,「這時候我們似乎就具有一種逃逸的能力。」 麥當勞在麥胖報告後,同年台灣曾開放廚房供媒體拍攝安消費者的心。近年也有跟網紅合作,進入廚房做漢堡,宣傳高標準的食安品管。另外,菜單加入沙拉、水果、無糖飲料等選項,並且列出餐點成分資訊,包括熱量、脂肪、糖、鈉等等。「產品的規劃會重視怎麼樣提供顧客均衡餐點,也就是更均衡的選擇,」麥當勞整合行銷群助理副總裁林佳縈表示。 全客層挑戰 多元訂餐取餐渠道反映消費者新的餐飲需求型態,是影響麥當勞內裝設計的重要因素。(圖7/台灣麥當勞) 時過境遷,麥當勞已邁入第70個年頭,在台灣深耕滿40周年。創辦人克洛克當初強調的效率、一致的味道、乾淨衛生三大原則,早已是21世紀所有餐飲業者的基本標準,想吸引消費者上門得做更多努力。 李明元2012年離開麥當勞後,2016年與在台灣達美樂工作18年的徐靜蕙合夥開設的新餐廳,「消費者本身希望能夠多元跟輕鬆 人必須要能夠讓自己有選項,我自己控制我自己要做什麼,」李明元表示,這種渴望多元並展現自我風格的態度反應在飲食上。 走進李明元的餐廳,菜單上的披薩有既定選項與自選披薩配料,並且搭配24小時可訂餐的系統。另外,引進直火烤爐,披薩約2分鐘就能出爐上桌,希望符合快速慢食(Fast Casual)的餐飲型態。 李明元觀察,由於外送平台崛起,多元點餐、取餐的管道,加上後疫情的生活與職場型態,導致消費者的需求,包括用餐訂餐時間、空間、喜好等越來越碎片化。餐飲業者「勢必要思考如何非常有效率的服務不同客群的需求。」 這也是台灣麥當勞的挑戰,「當我們的消費變成是多元渠道的一種模式的時候,我們整個廚房區必須與時俱進的做改造,」黃美玲表示,自2021年開始,每年改裝40間到60間餐廳內裝,目的不只是滿足當代視覺美學,更是為了回應數位時代的消費體驗。 從員工休息區、工作區一直延伸到消費者走進餐廳點餐、用餐、等待到拿餐用餐的過程,只要有一個環節掉螺絲,消費體驗就會大打折扣。「過去改裝時完全不會去動廚房,但是現在不一樣,消費者用不同的管道下訂單後到後台廚房區,它涉及到所有廚房的設備及如何讓操作人員第一時間知道,並且根據不同的單量快速把產品放到它應有的位置,這一切會導致廚房區產生一個革命性的變革,」黃美玲表示,這也是為何新店面要將內用、外帶以及外送平台點餐等動線分開。 近年部分老牌店面收掉,原因包括營收不如預期外,一樓腹地太小無法有效管理消費者動線;也有些則礙於法規二樓違規營業而收掉;兒童遊戲區也因為法規跟空間因素而走入歷史。但最重要的還是目標客群與過往截然不同,「以前客層可能鎖定小朋友為主,現在客層已經擴大為全客層了,」黃美玲說。 2017年6月1日台灣麥當勞轉為授權發展商,由李昌霖董事長率領的和德昌股份有限公司,向美國麥當勞母公司取得未來20年在台灣的特許經營權。面對越來越多速度更快、品質更佳的餐飲品牌,台灣麥當勞未來挑戰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邱惠恩/編輯
專欄
泰國將文創融入都市設計,帶動觀光發展!
1997年的亞洲曾爆發金融危機,當時泰國一度瀕臨破產,之後泰國前總理他信上台,決心要發展觀光和文創產業帶領泰國擺脫經濟困境。而現在,泰國時尚設計已經在國際嶄露頭角,文化創意融入都市設計與生活,將曼谷一步步推向全球化舞台。泰國在觀光和文創的軟實力,有哪些值得台灣借鏡? 觀光產業蓬勃發展 泰國怎麼做到的? 2019年,曼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設計創意城市。泰國透過文創推升國家的競爭力,而觀光產業更是驚人,每年約有三、四千萬名觀光客,位居世界旅遊排名前十大,觀光收入占GDP20%。值得注意的是,泰國的文創和觀光和台灣發展的方式不同,他們擅長以在地文化和生活經驗,帶給人們不同體驗。 泰國之所以能以觀光聞名,就在他們能為每位遊客創造絕無僅有的旅遊體驗。這間特別的泰國商場,它的外觀就是泰國傳統「水燈」文化的設計,藉由這間商場帶動周邊發展,也是這個水燈設計所象徵的意義。 不只外觀,商場的規劃設計也別具特色。泰國華文新媒體共同創辦人李致德說:「他們將泰國傳統的水上市場整個搬到室內,有點像是地區創生的方式,因為昭披耶河西岸,周邊本來就是一些小吃攤販,賣一些零售的,它在這邊開發的時候,也沒有地方可以去了,所以就把它收到水上市場裡面。」 這座特別的商場不僅把傳統水上市場搬進室內,也讓具有地方特色、文創屬性的小吃商品進駐,隨時都可以來觀光採買。(圖/獨立特派員) 想了解泰國文創?台灣人成立新媒體整合產業資訊! 泰國華文新媒體共同創辦人陳韋如、李致德,這對夫妻在泰國從事網路媒體,對泰國觀光及文創產業有深入觀察,他們認為泰國文化創意蓬勃發展,是源自政府和企業的大力支持。 李致德說:「泰國的一些商場或者是民間的機構,他們都會有自己的計畫,像商場可能設一些特別店,把這些文創商品拉進來、辦一些市集。他們也很樂意找一些文創或者是藝術工作者,把他們的產品落實在自己的企業文化價值上面。」 李致德在台灣原本是位軟體工程師,被公司外派至泰國拓展業務,期間他發覺雖然台灣和泰國經貿往來頻繁,但卻不了解彼此文化,於是他決定創業,在泰國成立華文新媒體,希望讓更多人看見泰國。李致德說:「我們承接的內容,是把文創產業的資訊帶給華人讀者,大家想要看、想要了解泰國文創,我們的流量就會起來。」 提供年輕藝術家舞台!藝術如何走進生活? 而另一位同樣也來自台灣的鄭紹敏,他則是透過文化藝術,將一間原本沒落的古董商場改頭換面,打造成一處展演不斷、非常受年輕人喜愛的藝文中心。鄭紹敏在藝文中心經常舉辦免費展演和音樂會,他認為生活的藝術可以培養,結合古董拍賣、藝廊及購物商場,藉由氛圍以及空間營造,將藝術帶進一般人生活。 為了給年輕畫家展出機會,藝文中心還免費提供空間給他們使用。(圖/獨立特派員) 古董藝文中心常務董事鄭紹敏說:「其實我覺得最驕傲的,就是這附近現在開了很多的畫廊。文創其實可以帶動地方的繁榮,讓年輕人、大眾可以進來這邊享受。」 文化創意融入生活 累積泰國軟實力 在泰國北部清萊一處稻田出現三隻可愛貓咪的圖案,這可不是畫上去的,而是結合農業、科技與藝術,利用泰國農業大學所培育的彩虹米,再透過衛星定位所栽種出的成果。 泰國農夫凱克漢說:「以前稻米主要被認為是消費的東西,但現在其他作物,譬如花卉或彩色蔬菜的特色,也可以應用到水稻上,這種方法使我們能夠同時發展旅遊業和農業。」 準確定位秧苗,隨著時間的推移,水稻植株會逐漸改變顏色,最後到了收穫階段,稻草的顏色將與原先設定的草圖顏色相近。(圖/獨立特派員) 泰國建築設計師庫爾蒂達 宋基蒂帕迪認為,唯有融入在地文化與生活經驗,才能彰顯文創的魅力。他說:「我們要做什麼建築出來,就要先看一下周圍有什麼元素,有什麼歷史也要考慮,包括有什麼材料跟當地的材料。」 建築設計師浪漫的裝置藝術,在觀海平台利用簡單的魚線融入巧思,以不同高度的鋼板作主材料,去感受光影的變化。(圖/獨立特派員) 泰國人天性樂觀,特殊文化與創意並非是為商業,而是在生活。泰國的經濟實力儘管不如台灣,但在觀光和文創的軟實力,的確有許多地方值得台灣借鏡。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專欄
印度藍海新市場,年輕世代成發展關鍵
班加羅爾有著「印度矽谷」的響亮稱號,吸引許多國際企業以及印度國內公司設廠投資,看中的就是高素質的年輕專業技術人才。面對這個和台灣有著巨大差異的機會之地,究竟有什麼魅力?又有哪些挑戰?印度的經貿發展,帶動語言人才的需求,華文教學市場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印度矽谷成人才寶藏庫 發展趨勢高居全球第一 「印度矽谷」的稱號,打響了班加羅爾的知名度,吸引全球許多高科技產業前來設廠投資。 根據英國牛津經濟學院一項經濟分析報告預測:2019至2035年,在全球780個主要城市中,發展最快速的前20名城市,印度就占了17個。(圖/獨立特派員) 人口龐大的印度,國內醫療資源卻相對匱乏,醫療設備城鄉比例失衡的現狀,成為新創公司的藍海市場。 印度IITPL新創公司董事高拉夫・阿加瓦爾說:「每年仍有約60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所以我們想要做出改變。在印度760個行政區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設有導管插入實驗室。我們把價格降低了40%,在印度有20個城市,我們是當地唯一的導管插入實驗室。」 技術開發離不開人才,對企業經營者而言,班加羅爾就像是一個人才寶藏庫。而以就業機會來說,班加羅爾也是對具有專業能力的年輕求職者,最友好的城市。 印度IITPL新創公司員工阿迪瓦斯蒂說:「我只是剛到職的新人,二個月前才剛完成我的碩士學位MBA,所以我想找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公司。我來自印度北方的北方邦,它很遠,因為很多機會只有南部才有。」 然而,寶藏庫雖然人才濟濟,卻也並不是完全沒有缺點。印度IITPL新創公司董事高拉夫・阿加瓦爾說:「我們每年培養超過20萬名工程師,但當你看就業能力時,要嘛沒有任何產業經驗,要嘛沒有任何現場經驗,語言技能有限,他們需要在就業前接受某些技職訓練。」 已與牛津大學等多家國外頂尖大學合作,積極收攏人才,這間走在市場發展前緣的新創企業,其中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進軍國際市場。 「印度製造」吸引台商投資綠能建設成市場先機 「印度製造」的政策,影響力已逐漸顯現,對許多想要前進海外市場的台商企業來說極具吸引力。駐印度台北經濟文化中心代表葛葆萱說:「就印度政府來講,希望能夠吸引外資進來製造業,不過這些政策它問題在於說,它是很適合大企業。從去年疫情過後,我們可以看到台商絡繹不絕到印度來,尋求開拓市場的機會。」不過,葛葆萱也提到,雖然來看的企業很多,但是目前真正落地、來這邊投資的企業其實是不多的。 布局需要謀略,投資仰賴眼光。在美中貿易戰開打,造成外資產業鏈移出中國的風潮前,早已有台灣的跨國企業在印度設廠。台達電印度區總裁林正彬說:「很多企業看重印度的勞動力。但是台達最早進來,我們是看中整個印度的市場。」 一片片架設在建築頂端的太陽能板,是班加羅爾市容的科技面貌。印度是第一個成立非傳統能源部的國家,目前可再生能源總裝機容量,排名全球第四。(圖/獨立特派員) 林正彬說:「大家會覺得印度好像相對落後,但是事實上,印度在綠能這一塊,反而走得非常前面。它整體清潔能源的比重,在2022年,占全印度的總發電量達到43%,到2030年,要求是要到50%。」 印度政府在全國大力推動綠能建設,台商企業也看準了市場先機,與當地大型公司異業聯盟,在電動車相關領域獨占鰲頭。不過經營跨國企業,面對不同的市場,挑戰也大不相同,除了政治體制與法規政策,挖掘與留住人才,是普遍的難題。 印度政治與經濟發展 帶動華文學習熱潮 想了解新的市場和文化,學習語言是一條相對有效的捷徑。在印度首都德里,有一間台灣人經營多年的中文教育中心。而印度的華文教學市場,深受其經濟發展與政治局勢影響。 美譽中文教育中心執行長蕭中美說:「在2011年那個時候,都是高階主管在學習中文。到了2013年,習近平來到印度了,伴隨的是OPPO、小米開始陸續進來,所以他們的中下游廠商也跟著一起進來,從那時候的開始,就是一個上坡了。」蕭中美也提到,在疫情期間,中印邊境的問題又攀升,所以也會有軍方的人來學習中文。 目前報名學生以商業人士和在學學生為主,印度高速的經濟發展,連帶引動了語言學習熱潮。(圖/獨立特派員) 政治與經濟,是社會進步改革時,共存的議題。印度為數驚人的年輕世代,即將成為形塑這個國家發展的關鍵。什麼樣的人能夠決定印度的未來?這個問題的答案,牽連之廣,恐怕你我都無法置身事外 (※尹雯慧 羅盛達/採訪報導)
專欄
貧富差距與性平難題,成印度最大挑戰!
印度經濟爆炸性的成長,意味著社會進步與改變的契機。不過,印度同時也存在巨大的貧富差距難題。此外,保守封閉的性別偏見、受教權的被剝奪、經濟主權操控在男性手中,使得女性進入勞動市場困難重重,成為印度經濟發展的隱憂。風光亮麗的發展數據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失落? 印度流浪街童多 街頭導覽創造就業機會 根據「牛津貧困與人類發展倡議」2021年的報告,以每日2.15美元為最低生活基準,全印度的貧窮率雖已較十年前降低一半,但仍有約2.29億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超過五分之一的兒童處於貧困狀態,數量冠居全球。 阿傑目前服務於救助街童公益組織的街頭導覽員。這個組織培訓導覽員,其宗旨之一是為了讓遊客實地了解流浪街童的生活處境,也創造了就業機會。 流浪街童生活中面對的危險,比成年人更多。他們是幫派流氓與毒販藥頭積極收納的對象,即使是和父母一起露宿街頭的孩子,處境並沒有因此而更為輕鬆。(圖/獨立特派員) 街頭導覽員阿傑說:「因為這些孩子去乞討,賺到的錢可以拿回來給媽媽,這是很好的收入來源,這是很糟的。」 大城市背後的黑暗面貧窮人口成無解難題 在印度,有些女孩更被迫從事性交易。街頭導覽員阿傑說:「來到這個城市的女孩們,都有自己的原因,例如因為嫁妝。印度的傳統,當女孩結婚時,父母拿不出夫家要求的龐大的嫁妝,女孩會因為羞愧而選擇逃離家鄉、前往城市。當他們來到這樣的大城市,掮客總是在尋找這樣的女孩,勒索他們,並把他們送到像這樣的地方,從事性交易。」 德里火車站旁,有一條約一公里的街道,是著名的紅燈區。到了晚上,很多女孩就會在這閒晃,招攬客人做生意。(圖/獨立特派員) 夜晚,沿著鐵軌旁的街道,運貨工人與載貨卡車,四處穿梭,路邊店舖閃爍昏暗的燈光,這裡是許多當地人天黑之後,避免涉足之地。阿傑表示,很多在這一區工作的社工,經常發生意外,面臨差點被某人殺害的危險。 這些勞工,許多來自外地農村。世界銀行的研究報告指出,印度的貧窮人口主要集中在農村地區,一半以上的勞動力是文盲。政府雖然頒布許多減貧措施,但因國土幅員遼闊,官僚貪腐問題嚴重,在許多偏遠鄉村,政策鞭長莫及。 民間力量彌補政府不足印度NGO組織的重要性 在印度,可以看到流落街頭的人們,卻也可以看到印度成功降落在月球。科技與經濟發展的背後,仍然存在著巨大的差距與問題。 德里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蘇米特・庫馬爾說:「有些初衷為了改善貧窮及窮人生活的政策和計畫,執行有問題或無法實現,是因為政府官員的貪汙腐敗。」不過他也認為,NGO組織在接觸貧窮族群的成果卓著,由於政府效能不可能觸及到所有地方,也因此NGO的存在顯得更為重要。 社會安全網所遺漏的族群、與公共利益相關的議題,都仰賴民間力量來彌補政府效能的不足。退休工程師狄帕克・夏爾馬,在這間專門為弱勢兒童服務、致力協助女性受教並提供職業技能培訓的公益組織,已經工作十年。 Udayan Care公益組織導師狄帕克・夏爾馬說:「我們為無家的孩子提供住所,打造一個有家庭氛圍的環境,讓他們在這裡生活。除此之外,我們也有其他的項目,像是Udayan Shalini獎學金計畫,讓來自經濟弱勢群體的女孩能夠接受高等教育。我們照顧這些孩子像照顧自己的孩子。」 除了提供職業技能培訓、課業學習之外,更有輔導志工扮演諮商者的角色,適時給予建議。(圖/獨立特派員) Udayan Care公益組織輔導志工埃拉・貝加爾說:「當我從事NGO指導老師的工作時,我覺得這些孩子需要的,不只是教育。他們需要被適當的開導,而他們其實並沒有得到他們真正需要的老師。」 印度崛起之路困難重重 下一步該怎麼走? 印度社會的父權思想,根深蒂固。保守封閉的性別偏見、受教權的被剝奪、經濟主權操控在男性手中,使得印度女性進入勞動市場困難重重,成為印度經濟發展的隱憂。 印度人口基金會執行主任普納姆・慕特雷賈說:「為了真正提高印度的GDP,我們需要大幅增加收入,而這只有在同等的女性勞動參與率下,才能夠實現。只有當婦女問題不再只是婦女的責任時,我們才能取得成功。」 嚴重的貧富差距、性別權力的失衡以及資源分配的不均,都是印度邁向世界強國之列的嚴峻考驗。南亞雄獅的下一步,該怎麼走?未來十年,將會是重要的關鍵時刻。 (※尹雯慧 羅盛達/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