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馬祖的記憶與重生,漁業文化與戰地歷史再造【獨立特派員】
尹雯慧 劉建邦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馬祖依靠漁業維生,1956到1992年實施戰地政務,漁民出海捕魚或是到海邊撿拾螺貝,開始受到重重限制。軍方在海岸線多處設置雷區,也為當地居民帶來危險與不便,對老一輩的馬祖人而言,這些都是不能言說的記憶。雖然近年來,馬祖漁業逐漸式微,但海洋文化也是馬祖轉型不可忽視的一環。依海而生 海與馬祖人密不可分的關係 天剛亮,南竿的海邊,出現了一個勞動的身影。公務員職涯退休,喜歡捕魚的林長貴正準備出海。早年,馬祖居民多從事漁業,林長貴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漁伕,在海上討生活危險又辛苦,如今漁獲減少、產業式微,島上年輕人紛紛另謀出路。 馬祖漁民林長貴說:「到了我們這一代以後,就業的機會也多了。我覺得最大的區別來自於漁獲量變少了,你看像有幾個馬祖地區原先有的東西都消失了,蝦皮是馬祖在漁業上面的一塊產業,但是現在沒有蝦皮這個行業了。」馬港的沙灘上,遍佈各式各樣隨著海流飄上岸的廢棄物,海漂垃圾逐年變多,漁獲卻減少了。 依海而生的馬祖居民,與海的關係緊密。掌握潮汐時間,在礁岩細縫中尋找、鑿撿螺貝與淡菜,是當地居民習以為常的生活。不過,在長達36年的戰地政務時期,海對馬祖人而言,代表著禁忌。林長貴說:「如果說以前偷偷跑到海邊去撿海螺的話,都會被驅趕。那後來就讓你可以去海邊撿海螺,所以就發明了『蚵民證』,希望讓阿兵哥可以非常容易的識別你是我們國家的人。」除此之外,戰地時期的海岸線,深埋許多地雷。為了居民安全,國防部2007年開始,在馬祖實施兩階段的雷區排除作業,至2011年為止,共清除三萬多枚地雷。故事館展示文化特色 淡菜養殖卻遇危機?遠眺芙蓉澳口的海面,整齊排列許多浮球,是辨認養殖海域的標記。此處近鄰中國的閩江口,淡水海水交匯的水域,蘊含大量有機物質,是馬祖著名的淡菜養殖區。 馬祖漁民池瑞銀已經從事淡菜養殖將近十年,颱風、高溫、體力勞動,都是海上養殖面臨的挑戰,近年來還多了另一個難題。池瑞銀說:「現在因為大陸因為慢慢繁榮起來以後,因為西南風的關係,就會把垃圾帶到馬祖這邊來,那我們養殖區裡面就會卡很多垃圾、卡在繩索裡面,經過多天的摩擦以後,繩索就會斷掉。」 長達數十年,整個島嶼處於備戰狀態,草木皆兵的緊張氛圍瀰漫日常。馬祖雖從未真正發生地面戰爭,不過,1958年至1979年間的「單打雙不打」造成的傷亡,對親歷者而言,非常真實。年輕人尋訪馬祖記憶 理解文化根源來到鐵板聚落的活動中心裡,幾位婦女正在為一群台灣來的年輕創作者,示範傳統食物地瓜餃以及潤飯米時的製作方法。這群創作者中,來自暨大東南亞研究所的研究生鄭瑋萱和馬祖的血緣關係緊密。 鄭瑋萱的記憶裡,她的姑姑身為大時代下的馬祖女性,很剽悍也很無助。童年味蕾的餘韻,促使她開始從事在台馬祖女性的故事採集,並出版成冊。為了探索更多上一代諱莫如深的沈默原因,鄭瑋萱決定跨海來到祖父成長的故鄉。鄭瑋萱說:「阿公以前是蛙人,我想要就是透過身體來感受阿公經歷的那一段日子,剛剛跑的這一條是蛙人每天訓練一定會跑的路徑。」她也提到,長輩可能會覺得年輕人對這些東西沒有興趣,所以也不會特別說很多以前的故事,她很希望透過開始尋找歷史的行動,再帶回去分享給長輩。年輕的藝術家,透過尋訪家族記憶的行動,理解自身的文化根源,正好回應了帶領藝穗行動聚落走讀的建築師陳宣誠的提醒。陳宣誠說:「不要急著馬上要把自己的創作脈絡放進來,去強調說我要做什麼,而是當我透過自己的技術進來之後,我看到什麼東西。」透過中央政府的資源經費挹注,馬祖持續展開多項歷史再造和空間轉譯計畫。可見的硬體改建雖爲島嶼帶來新風貌,然而,如何避免淪於曇花一現的創生嘉年華,不僅空間維護需要更完善的配套措施,對於文化記憶的保存,也有待更多的對話和努力。
專欄
全球海洋生態拉警報,台灣海洋三法進度如何?
依據聯合國估計,全球有90%魚類都面臨過度捕撈的危機,今年3月聯合國更通過公海條約,要在2030年前,將全球30%的海洋納入保護範圍。台灣身為海島國家,海洋和所有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台灣的海洋三法,從2019年通過海洋基本法,到現在早都已經過法定期限,卻還沒立法完成。 全球海洋資源逐漸枯竭 台灣如何因應? 根據聯合國估計,全球有將近90%以上的魚種,已逼近甚至低於可持續生存的數量門檻。 責任漁業指標創辦人徐承堉表示,包括捕撈、環境變遷、氣候變遷、汙染,這些原因都會造成資源量的變動。比方說魚的繁殖,是比較早生,還是比較晚生;魚體是變大還是變小,這些都可以反映出魚群的資源量。除此之外,在漁業捕撈也可以從單位努力量,也就是漁獲效率來檢視,一個網子下去本來可以抓五隻,現在變成抓三隻;本來抓五公斤,現在變成三公斤。台灣的海域跟全世界所有的海域都面臨相同的問題—資源量確實變少。 為海洋永續發展,台灣在2019年通過海洋基本法,當中明定政府須在二年內制定海洋三法,也就是海洋保育法、海域管理法及海洋產業發展條例。然而三年過去,早已經過了法定期限,直到最近才有新的進展。 台灣四面環海,海洋資源豐富,不過如今也面臨生態危機以及漁業資源減少的問題。(圖/獨立特派員) 保護區成效尚未達標 海洋三法能成解方? 今年2月,行政院會通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草案。海洋產業包括離岸風電、海洋觀光、漁業以及運輸等,立法目的主要在為發展海洋經濟。 綠色和平基金會專案主任鍾孟勳說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相關條文非常側重在如何去刺激或促進經濟發展,可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勢必會造成資源慢慢消耗。所以很多人說海洋三法其實是三位一體的概念,海洋保育法絕對是最重要、最優先的。 海洋保育法主要在協調並促進海洋保護區的整合,落實生態保護;海域管理法指的是海洋空間規劃、海域的使用權及管理。目前行政院只通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草案。 責任漁業指標創辦人徐承堉認為,海洋產業發展條例先推,跟現在政府推的風力發電有很直接的關聯,所以可以理解先推海洋產業發展條例,但會擔心另外兩部法案沒有進去的時候會失衡。 台灣海域缺乏整體規劃,雖然目前公告有46個海洋保護區,不過根據2021年海洋保育署針對其中22處所做的成效評估顯示,至今仍無保護區達成目標,只有4處可望達標,而以基隆潮境施行成效最好。 潛進基隆潮境海裡,有機會看見美麗的獅子魚。(圖/獨立特派員) 基隆潮境復育有成 卻面臨遊憩與保育的兩難 潛進潮境海裡,可以看到各式各樣色彩繽紛豔麗的軟珊瑚以及珍貴的大海扇。由於潮境剛好是寒暖流交會,有許多浮游生物,海底生態豐富,被潛水人封為海洋的祕密花園。這樣的深海奇景,實在很難令人想像,其實潮境旁邊早年是個垃圾掩埋場,對這裡環境造成很大傷害。後來是經海洋科技博物館接收,由海科館負責處理汙染問題,調查並監測海洋生物。 海洋科技博物館產學交流組主任陳麗淑分享,海科館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養珊瑚,試著讓珊瑚能夠分株、繁殖。因為珊瑚是群聚動物,看起來好像一分為二,但其實每一片上面都有非常多的珊瑚,自己又會進行細胞分裂,然後再繼續長大。通常在實驗室裡面,只要空間夠的話,這個方法是能夠確保珊瑚長到足夠的大小,可以應付野外環境的時候再把牠移植出去。 潮境復育有成,不過近幾年也面臨新的問題。 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科長蔡馥嚀坦言,潮境保護區其實面臨到遊憩跟保育的壓力,現在採取的折衷方法是,保護區的範圍裡面增加總量管制。 海洋保育與觀光如何兼顧?在永續漁業下,如何做好有效漁業管理?今年3月4日,聯合國通過公海條約,要在2030年前,將全球30%的海洋納入保護範圍。而對海洋保育,台灣不能再停滯不前。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