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農業部推十年農藥減半,執行現況如何?
婁雅君 袁宏書 / 採訪報導草莓一直被認為是農藥使用量高的水果之一,苗栗大湖部分農民在農業改良場的輔導下,實施IPM,也就是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幾年下來農藥使用量平均可以減少4成,產量也沒有減少。不過,願意實施的農民並不多,10年農藥風險減半的期程,已經過了6年,還看不到顯著成效。 葉枯病肆虐 草莓價格創新高  苗栗大湖是台灣主要的草莓產區,去年冬天氣溫高,在產季之前,開始爆發細菌性角斑病、萎凋病、葉枯病和炭疽病。全區350公頃的草莓田,估計有三成死亡,導致第一期草莓產量少,產地飆出新天價。 有機草莓園負責人詹益強說:「孢子成熟的時候,它剛好氣溫夠了,發病的時候,這附近都會染病。」 業者表示,忽冷忽熱的天氣,讓草莓的葉枯病更加嚴重,一台斤的價格也飄破600元。(圖/獨立特派員) 這幾年草莓的風味和以往不同,主要是農民紛紛改種香水品種,目前市占率高達九成。除了產量大,容易運輸之外,主要是避免過往造成大範圍感染的炭疽病。 苗栗農改場生物防治研究中心主任鐘珮哲說:「108年開始,主要的栽培品種從豐香轉變為香水,這個品種的轉換,導致一些病害跟著轉,也就是說原本豐香比較感病的炭疽病,就轉變成葉枯病。」 當香水成為主流品種之後,大湖地區又開始大規模感染葉枯病,一旦染病就要快速移除,避免範圍擴大。另一方面,農民也種植不同品種以分散風險。 推廣友善農業 密切監測減少疾病傳播 草莓從育苗到生長、產果期,會遇到各式各樣的病蟲害,在農藥的使用量,也一直名列前茅。農業部推動永續善農獎,鼓勵農民和研發、推廣單位,共同投入降低農藥風險與綜合防治。袁婧清經營的草莓園入圍永續善農獎,從去年11月中就停止用藥,在大湖地區一片災損中,不但沒有染病,產量還比往年好。 IPM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從土壤、種苗、肥料用藥、防治資材,以綜合性管理方式朝向友善農業的目標。苗栗農業改良場輔導農民實施IPM,平均減藥量四成,袁婧清實施五年以來,逐年調整,配合益菌使用,加上良好的田間管理,用藥量甚至只剩下以前的十分之一。 袁婧清接手的草莓園,將慣行農法的田區,一部分試作IPM。(圖/獨立特派員) 草莓季的尾聲,有些農民開始以自家田區的草莓進行育苗。不論是農民自留苗或是專業育苗,種苗健康與否,攸關來年的產量與收入,過往露天的育苗場,容易遭受病害傳染。 在農改場的建議下,農民增加了遮雨和滴灌設施,減少外在的疾病傳播。(圖/獨立特派員) 種苗是否潛藏病害,必須透過監測診斷。苗栗農改場生物防治研究中心主任鐘珮哲表示,核酸萃取完成之後,就需要做PCR,把特定的片段放大,才可以看檢體裡面有沒有炭疽病的潛伏感染。農民在改善設施和種苗監測後,大幅降低發病的風險,通常可以讓受損率小於5%或甚至1%以下。 積極培育抗病害品種 農藥減量行不行? 經營草莓園的袁婧清在IPM的田區,發現一隻沒見過的蟲,一開始還擔心是害蟲,經過台大昆蟲系鑑定,確定是捕食害蟲的天敵昆蟲。 苗栗農改場生物防治研究中心主任鐘珮哲說:「後來在滿多草莓園都有發現,尤其是在有機跟實行IPM的田區,相對少用藥的田區,這個捕食性薊馬出現的頻率是還滿高的。自然界本來就是包含病害或是蟲害,應該都有可以相生相剋的存在。」 農改場嘗試人工飼養這隻益蟲,雖然沒有成功,卻開發出其他天敵昆蟲。(圖/獨立特派員) 這隻捕植蟎經過將近三年的開發時間,天敵昆蟲的飼養過程不易,要先有足夠的害蟲,再投入捕植蟎,建立生態體系、改善飼養條件,過程中還必須掌握兩者之間的數量。 目前已經進入田間測試階段,後續等待技轉以及商品化。這片有機田區,施放捕植蟎之後,已經很難找到二點葉蟎的蹤跡,根據農改場的測試,有施放捕植蟎的田區,害蟲顯著減少。 隨著地球溫度越來越高,溫帶作物的草莓,難以耐受濕熱的天氣而容易發病,抗病害的品種是農改場正在進行的一項任務,育種時程平均要六到八年的時間。 除了少數有機田不使用農藥之外,多數田區依舊是慣行農法,IPM的田間實施,可以有效降低農藥使用量,卻無法普及。農藥風險減半政策,仍有待大力度實施,否則台灣的農藥還看不見減量的未來。 黃郁婷/編輯
專欄
植物醫師為農作物診斷,協助農民精準用藥
台灣農藥在2022年總使用量超過9000公噸,過量以及不正確的使用,不但造成農藥殘留的問題,長期下來土地也不健康。要改善這個問題,應該從源頭管理。防檢署推動的儲備植物醫師輔導農民示範計畫,他們走入田間,診斷後開立處方,不只是對症下藥,也減少了農藥和肥料的用量。 農作物生病怎麼辦?植物也可以看醫生? 人生病要看醫生,農作物生病,也有植物醫師來診斷。雲林,是台灣的農業大縣,在這片平原上,創造出全台第一的農業產值。2017年開始,植物醫師穿梭在田間道路,就像早期的醫師到診服務。只是,他們拜訪的是農民、診斷的是農田和作物。 植物醫師事先透過電話溝通,現場確認診斷後,直接將處方交到農民手上。(圖/獨立特派員) 早期農民遇到問題,不是問農藥行,就是問同業,而現在有植物醫師可以諮詢。農民龔為朝就表示,農藥不僅不便宜,也不一定有效,因此希望植物醫師能提供無毒的種植方式。不過不使用農藥、願意拉長時間種植的農民畢竟是少數,農藥殘留的狀況時有所聞,台大植物醫學碩士學位學程主任蕭旭峰指出,農藥檢測只是最後的把關,問題在於前端用藥過量。 儲備植物醫師李宗翰成功輔導過胡瓜種植案例,A區是農民的用藥狀況,B區則是使用診斷後開立處方,不僅用藥明顯減量、採收期多了一個月、產量多了兩到三倍,防治成本也減少三分之一。(圖/李宗翰) 根據防檢署資料,2022年台灣農藥的使用量超過9000公噸,多數農作物沒有經過專業診斷,用錯藥、用太多是相當普遍的情況。 台大植物醫學碩士學位學程主任蕭旭峰說:「沒有專業介入的話,農民就不會改變習慣。所以沒有對症下藥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但是習慣也是一個問題。」 「儲備植物醫師」計畫上路 高危險農藥退場 防檢署推動儲備植物醫師輔導農民示範計畫,部分地方政府也自行聘任,協助農民精準用藥,降低食安風險。農業部防檢署副署長杜麗華說:「這幾年在推動農藥風險十年減半,把一些高危險群的、毒性高的農藥退場。很多農會、公所都提出申請,希望在區域裡面有專業的植物醫師。」 擔任儲備植物醫師的李宗翰,一個上午訪查了四個田區,診斷的不只是農作物,還有土壤。農業試驗所補助的土壤檢測,就像是土地的健康檢查,許多農民從來都沒有做過。李宗翰形容,植物醫師就像農作物的家庭醫師,除了到府診斷之外,還帶入更多的專業資源。 而肥料過度使用的狀況,不亞於農藥,只是土壤健康與否,肉眼難以辨別。改善土壤就像是調理體質,需要耗費時間與金錢,要說服農民改變,更需要提出科學數據。 氣候變遷下的挑戰 植物醫師法何時能通過? 近年來氣候變遷、氣溫升高,讓農民在種植上面臨新的挑戰。台北市內湖一帶,是北部重要的草莓產區,每年12月到隔年5月,正值產季,每一顆鮮嫩欲滴的果實背後,都是農場主人悉心呵護的成果。 萎凋病是近年來草莓的新興病害,因為感染,拔除後重新種植,仍有幾株草莓較為矮小、呈現大小葉的病徵。(圖/獨立特派員) 台大植物教學醫院院長洪挺軒說:「萎凋病更是棘手,因為它是一個維管束型的病害,它的病菌會進到植物的維管束,就像進到人的血液裡面,所以外面即使有殺菌劑,施用是沒有效的,打不到它。」 台大植物教學醫院與內湖區農會合作,定期進行病蟲害監測。洪挺軒說:「透過實驗室的診斷鑑定技術,包括分子診斷鑑定技術、DNA診斷鑑定技術等等,都可以幫忙他們快速了解,什麼病害已經進來了,這個時候趕快對症下藥,採取防治措施。」 儲備植物醫師計畫推動以來,人力從一開始的40位,增加到現在的104位,顯見農民的需求。2016年開始,相關單位就推動「植物醫師」的立法,至今仍未通過,竟然是卡在「醫師」兩個字。為了能順利立法,學界退而求其次,接受「植物診療師」的名稱,但還是希望能在新一屆的立委的任期,盡快通過立法。 要改善用藥、用肥過量的現況,需要專業制度進入務農現場。精準用藥,才能為食安把關,環境永續。 婁雅君 / 採訪報導袁宏書 / 攝影黃心亮  / 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