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逆轉糖尿病之島!如何從生活習慣改善糖尿病?
台灣的洗腎率高居世界第一,洗腎者有一半都是因爲糖尿病引起。令人擔憂的是,糖尿病患者如果沒能控制好血糖,就像身體大小血管長期泡在糖水裡,容易產生許多併發症。看看台灣各地的醫師及營養師,如何透過改變飲食及生活型態,來翻轉糖尿病危機。台灣已成洗腎之國 近半數為糖尿病引起 根據統計,台灣目前洗腎人數已高達9萬6千人,洗腎盛行率高居全球第一,而其中竟有將近一半是因糖尿病引起。台灣的糖尿病患者有250萬人,若再加上屬於糖尿病前期的500萬人,全台灣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人,體內血糖都高於正常值。 輔大醫院腎臟科主任朱培倫表示,目前有將近46%末期腎病變是由糖尿病造成的,早期的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完全沒有任何症狀,所以許多病人在診斷出糖尿病時,也許都已患病一段時間,腎臟功能都到晚期了。 由於糖尿病初期幾乎沒有症狀,容易被患者忽視,飲食沒有節制,進而導致血糖無法控制。 除了飲食習慣,很多糖尿病人也對治療有錯誤觀念,認為糖尿病的藥吃多了會傷腎,不願意按時吃藥。導致身體的大小血管長期處於高血糖,就像泡在糖水中,容易產生許多併發症,像是中風、心肌梗塞或是眼睛、腎臟等多種病變。 在糖尿病共享門診中,專業人士和病友們共同討論糖尿病相關議題。(圖/獨立特派員) 如何破除迷思? 共享門診成糖友交流平台 在南投埔里一間診所,招牌上寫著「生活習慣病診治中心」,也就是專門醫治糖尿病、腎臟病以及痛風等慢性病。這裡不光看病給藥,最重要在於想辦法幫病人改變生活習慣。 幾位糖友圍坐,共同討論日常生活有哪些食物會影響血糖。有別於傳統看診模式,這種糖尿病共享門診是由醫師、營養師、護理師以及多位病友,以共同討論、經驗分享的方式,協助病友認識、了解糖尿病的各種問題。 很多人都以為高血糖是因甜食吃太多所引起,忽略了米飯和地瓜這些澱粉食物,經消化分解,最後也會轉化成葡萄糖。罹患糖尿病不代表不能再吃美食,最重要的是要認識哪些食物是含醣類,才能控制好總醣量的攝取。 營養師林依婷說,病友可能以為是甜食才會造成影響,但其實全榖雜糧類含有醣分,也會對血糖造成影響。而營養師依照每位糖友不同的狀況,給予客製化的飲食建議。 在共享門診中可以了解病友真正的問題,更有助於破除迷思。診所協會全聯會理事長陳宏麟提到,許多病友抗拒打胰島素,覺得打下去就戒不掉,或是眼睛、腎臟壞掉。因為打針後就要洗腎或是眼睛出問題,就會讓病人聯想到,是不是打了胰島素才變這樣?其實不是,會造成這些問題的還是血糖本身。 很多糖尿病友年紀比較大,身體肌肉逐漸流失,對於平常不愛運動的長輩,陳宏麟也在診所開設銀髮健身俱樂部,利用專業銀髮健身器材,增強長者肌力。 營養師拍攝影片,解說如何烹調兼具健康與美味的菜餚。(圖/獨立特派員) 診所醫師投入衛教 教病友從日常生活控糖 一間位於宜蘭羅東的診所,只單看一科糖尿病,卻請了8位營養師及8位護理師,龐大團隊陣容,為的是要教糖友如何成為控糖高手。樓下的診所看病,而樓上還有一個溫馨的小廚房,打上燈光,瞬間變成攝影棚,有營養師主持,教大家健康美味的減醣祕訣。 診所醫師游能俊坦言,衛教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因為聽的人總覺得又在嘮叨。他試著換個方式,讓大家知道糖尿病的飲食,也能在餐盤裡看起來美味可口。 關於衛教,游能俊說:「我們多提供一個管道,因為這個很少人在做,如果我們再不做,它等於零,大眾就不容易接受到訊息。」 糖尿病友林先生表示,游能俊醫師會針對病人飲食、運動各方面來了解,林先生病了28年,長期下來也吸收到很多知識。「有時候人家說你什麼東西不能吃,我說都可以吃,只要量控制好就好。」 由健身教練線上教學,讓糖友在家可以邊看影片,邊做運動。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最怕的是當血糖控制不住所產生的併發症。糖尿病光靠藥物並不能完全有效控制血糖,想要成功控糖,就得從改變開始。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