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原住民禁伐條例實施後,竹林的老化與哀愁
竹產業面臨缺料漲價困境 竹料為何愈來愈少? 中秋節前夕是竹籤加工廠的旺季,但「竹藝社」工廠長達兩個月幾乎處於停工狀態。竹籤原料一直以來都是使用桂竹,它的韌性佳、工序流暢,做出來的竹籤又圓、品質也好,在缺料的情況下,下游廠商催貨,老闆試著以孟宗竹替代桂竹。 但是竹藝社老闆吳茂周說,孟宗竹消磨得很快,因為這種竹子廢料多,做出來的成品切面僅有半圓,還要找人把這些不漂亮的竹籤挑出。由於9月也是搭建蚵棚的季節,桂竹價錢因需求大於供給而漲價,利潤不高的竹籤承擔不了高漲的成本,恐怕只能從東南亞和大陸進口。 以孟宗竹為原料製成的竹籤成品切面,容易有不良品產生。(圖/獨立特派員 ) 然而蚵棚搭建只是缺料原因的一小部分,最根本的問題是在上游產地。林務局統計,國產竹材年產量民國99年還有320萬支,105年幾乎腰斬,之後更是呈現溜滑梯式下降,109年剩下不到60萬支。 林務局造林生產組組長張偉顗表示,原住民保留地的竹材產量佔國產約7至8成以上,所以在105年頒佈《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後,影響了竹材的產量。 原住民禁伐補償條例上路後,山林間發生了什麼事? 桂竹產地以桃竹苗山區為主,也是泰雅族人的聚落。來到桃園復興鄉,滿山的竹子都在,只是逐漸凋零。 禁伐補償條例的原意是為了國土保安、涵養水源,而限制原保地耕作利用所給予的補償。但是實施之後,讓許多地主不敢整理林地,因為條例中指出,若因自行拔除等因素而導致覆蓋率不到7成,將撤銷補償金。 原保地地主羅信就提到,要跟公所申請砍伐運輸,核准的主管機關的原民局,會到現場來會勘,原民局沒說不行,但也沒說可以,所以大家都不敢砍。 竹林老化,不但林相雜亂,更可能是山坡地潛藏的危險因子。根據林務局的研究,桂竹的地下根系相當綿密。新竹林管處祕書吳學平也說明,竹根會交織,像鋼筋一樣。死亡之後,這個功能就喪失了,一旦有大雨發生,就可能致災。 條例實施6年以來,發放的補償金超過82億元,反倒變相造成竹林地老化,產業界原料缺乏。林務局已經提出疏伐標準建議,只等原民會同意,並進行相關修法。原民會專門委員高文斌則回應,會要求縣市政府與鄉鎮鼓勵族人積極處理土地上的竹木。 年久未經整理的桃園復興鄉竹林。(圖/獨立特派員 ) 過去以竹林為家 泰雅族人如何面對禁伐條例? 規範尚未公布,但地主不願眼看著竹林地荒廢,甘願冒著領不到補償金的風險,開始進行疏伐作業。 砍竹工班成員宗孝凱認為,疏伐不會破壞土壤,竹筍又長得漂亮,但是作業上較費工。另一位成員林志仁也補充,施做成本的高低和林地的遠近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超過100公尺,可能就要7、8個人,一個人拿鏈鋸,剩下的傳竹材,成本可能是兩倍。 對泰雅族人來說,桂竹不只是經濟作物,更是生活中的文化,有泰雅族人的地方就有桂竹。工班成員友順˙彼浪分享,以前竹子的用途很多,把竹子裡面的結打通,就可以當做飲水用的水管。 一代傳一代的竹林,是土地也是生財工具。但禁伐補償條例實施後,不但影響產業面,也改變了泰雅人與土地的關係。林志仁坦言,很多地主現在都在外地工作,但有領補償金。竹林的老化對他們來講沒有太大影響,畢竟沒有真正在山上生活。 也有泰雅青年回到原鄉,成立桃園市復興鄉桂竹產業發展協會,接續起父祖輩的桂竹產業,卻面臨無竹可砍的現況。他們在山林間勞動,以疏伐取代早期的皆伐作業,而現在只缺乏一個合理的政策。 立意良好的原住民禁伐補償條例,不該只淪為荒廢土地的金額補償。如何活化竹材利用,健康山林水土,仍有待主管機關的修法作為。 (記者/婁雅君 鄭凱文 鄭仲宏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