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中國統一進程時間不一 台灣各界如何因應【獨立特派員】
近年來,兩岸關係進入冰點,共機頻繁騷擾我方海域,在裴洛西訪台後,中國更是大張旗鼓地進行軍演,造成區域情勢的緊張。中方片面推翻海峽中線,官媒央視更聲稱,在中線以東的區域將進行常態化軍演,這對台灣的國防壓力造成極大威脅。在軍演之際,中國一連推出反制政策,除了暫停和取消對美的八項合作,還公布台灣問題白皮書。不過在此同時,我們更應該關注未來美中台三方的關係,這次軍演美國參議院暫停審議的台灣政策法,未來一旦通過,將比裴洛西訪台,更實質地提升台美關係。台美中關係的未來,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朝野各界的對話與共識也格外重要,未來情勢如何發展,得需密切觀察。繼裴洛西訪台後,美國參眾議員訪台,共軍再度軍演,並持續越過海峽中線。央視宣稱,共軍將常態化在海峽中線以東進行演習。軍事專家分析,中共片面推翻中線默契,我國防不能讓步,以免共軍步步進逼。 而在如此高壓和頻繁的對峙行動中,國軍的人力裝備是否足以因應,將是一大挑戰。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揭仲表示,我國濟陽軍艦服役年齡五十幾年,若中共未來採取長期的軍演模式,在應對上可能會使艦隻的妥善率出現問題。 揭仲也提醒,當越過中線成為新常態,往後台灣要面對的將不只是軍艦軍機,甚至漁船、海上民兵、海警的聯合行動。海軍軍艦換裝,海巡署造艦計畫都需要調整。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則認為,台灣應該從戰略及政策面進行調整,例如恢復徵兵制,以及增加國防預算。 裴洛西訪台造成台海局勢緊張,中共開啟大規模軍事演習。(圖/獨立特派員) 美國延議台灣政策法案,再審通過可能性高 裴洛西訪台使得台美關係升溫,卻也讓中美關係更加惡化,這次大規模軍演之際,中國宣布對美一系列反制措施,包含取消中美三項軍事交流機制,暫停五項領域合作。 美中會晤,北京勢必會在台灣問題上對拜登政府施壓,大國之間的談判是否會影響台灣利益?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說明,美國經常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因而與中國維持和平關係,也時常透過對台灣問題讓步,換取中國對應讓步,因此很難安心。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則認為,台灣對於美國擁有一定重要性,是能夠維持美日韓安全的關鍵位置,因此不必過度擔心。 事實上,美國行政部門極力促成雙邊領袖會晤,據傳也在軍演期間,遊說民主黨議員,延遲審議台灣政策法案。這項法案是由美國參議院兩黨領袖合作提案,大幅調整美國對台政策,包含將台灣列為主要非北約盟友,提供台灣軍援資金,駐美代表處更名等實質內容。 各界推測,法案雖然遭到延遲審議,後續再審通過的可能性高。如果裴洛西訪台,北京以大規模實兵演練反擊,那麼台灣政策法案一旦通過,可以預見衝突將會更加升級。 專家分析,美台之間的關係提升等同對於一中政策的直接衝撞,須十分小心謹慎。(圖/獨立特派員) 中國統一進程逼進,各界推估犯台時間 軍演期間,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表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分析,從1980年代到2019年,中國設定的統一步伐已經加快腳步。 「統一事業過去為中國遠期努力的目標,但現在變成要急迫完成了。」趙建民呼籲,一昧強化軍事力量無法解決問題,國安單位應立即尋找其他政治方式解決。 中國設定的統一目標和進程已然逼近,從這次大規模軍演即可看出,是作為武力攻台的實兵演練。近日各界紛紛推估,中共武力犯台時間表,從2027到2035都有不同的看法。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揭仲分析,雖然現階段尚未達到武力犯台,能夠速戰速決的技術門檻,但我國也須密切注意,犯台是否是中共的政治決策,如果中共的高層對於兩岸發展局勢感到悲觀,就有可能採取行動。 中國發表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圖/獨立特派員) 台灣選擇方向多元,每一步至關重要 中國已經明確統一的目標,以台灣現今的主流民意,難以接受統一或一國兩制,那麼兩岸是否終須一戰?政治大學國關中心研究員劉復國表示,以學理的方式推斷,似乎只能走向一戰,但是政治的問題並不是只是單一面向,因此其實還是有多元的方式可以選擇。 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也說明,台灣並不是別無選項,中國自身有十分多的內政外交議題要處理,兩岸關係在以往並不屬於優先事項,因此台灣可以嘗試讓兩岸關係降溫,來降低中國統一的急迫性。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則認為,倘若台灣擁有足夠的防衛力量,中國攻台的時間點就可能無限的延後。台灣無須過度依賴對岸善意及朋友支持,最重要的仍是國家自身。 中共軍演拉高了緊張的態勢後,美中台三方未來的每一步,將牽動著敏感又脆弱的台海安全。台灣數十年的和平是否已進入轉折的關鍵點,身處在當下,人們或許看法分歧,然而時代的腳步並不會停下,當下的每一步,將決定未來的歷史走向。 (※ 婁雅君 鄭凱文 羅盛達/採訪報導)
專欄
裴洛西旋風訪台,隱形戰場挑戰才開始?【獨立特派員】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8月2日旋風訪台,他在總統府直言,美國不會背棄對台灣的承諾,不但讓此行程為世界媒體關注的焦點,更挑動了中國敏感神經,引發大規模軍事演習。事實上,這幾年有一個隱形的戰場交火激烈,使用的武器是看不見的資訊,包含大眾所熟知的認知作戰。 本世紀美方來台最高層級 裴洛西訪台具指標性意義 支持跟反對兩種聲音在裴洛西訪台現場呈現對比,這位82歲女性踩著高跟鞋、行程馬不停蹄卻不見疲態。就連在總統府受頒外籍人士最高級別的藍色勳章時,都巧妙搭配服裝色調,不只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對台灣的承諾更是直白。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今天我們的代表團,非常榮幸來到台灣,我們必須清楚明白宣示,我們不會背棄對台灣的承諾,我為我們持久的友誼感到驕傲。台灣一直是世界上的一座堅韌之島,事實上台灣人民已向世界證明,只要懷著希望、勇氣和決心,建設和平繁榮的未來是可能的。」 雖然1997年美國眾議院議長金瑞契也曾經訪台,但這次意義大不同。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所所長沈明室說明,以前也有眾議院議長來訪,但是那時候只來三個小時,這次裴洛西來了一天,拜會重要的產業還有官員,對台灣來講是很有指標性意義的。 總統蔡英文與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的這場會面,躍上世界各大媒體的頭版版面。(圖/獨立特派員) 中國以商圍政手法層出不窮 台灣可能受到哪些衝擊? 裴洛西訪台,成就了個人志業,也將台美關係推上高點,但他前腳才走,台灣的挑戰正開始。除了軍事持續威嚇,中國也祭出經濟制裁,包括一百多項加工食品、冰鮮白帶魚、柚子、柑橘……等。 專家分析,台灣出口到中國的貨品,電子零組件占六成以上、其次是資通、視聽產品、塑膠橡膠、化學光學產品,食品、農產品根本連前十大都排不上,因此制裁措施對台灣GDP實質影響不大。 台灣經濟研究院國際處研究員邱達生坦言,不能說完全沒有影響,因為相關從業人員的就業跟所得肯定會受到衝擊,如果生計受到影響,政府也是要動支一部分的資源來協助他們。 裴洛西這次來台的午宴,有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及董事長劉德音參與,裴洛西更多次提及晶片法,顯示美國爭取台灣半導體合作的決心。 邱達生直言,美台之間未來在高科技的合作肯定是更緊密的,但是這樣的緊密合作會不會反而讓高科技業者失去一些機會,也是需要考量的。 養網紅、買媒體 意識形態的攻防戰已甚囂塵上 裴洛西訪台期間,國防部發言人的社群媒體更新頻繁,也不斷提醒國人提高對假訊息及認知作戰的警覺。 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我必須要做一個明確的說明,中共持續透過假訊息或者是認知作戰來向我們發動攻擊。我們呼籲國人一定要認清中共的本質,並且不要相信在網絡上散播的任何的假訊息。」 台灣民主實驗室理事長沈伯洋觀察,真正的認知作戰是能夠讓意識形態漸漸改變。譬如說,認為跟中國在一起,並沒有什麼不好,其實美國是常常在欺負我們的,日本常常在欺負我們,台灣應該跟中國站在一起。這都是很長期的認知作戰所要達到的目的。 在資訊科技介入下,新世代的戰場,除了看得見的戰火,隱形的煙硝也已經無法輕忽以待。(圖/獨立特派員) 認知作戰交鋒激烈 學者籲建立可信任的第三方組織 裴洛西訪台期間,資安攻擊頻傳,與網路攻擊、假消息、操縱輿論一樣,認知作戰也是資訊戰的一環。由於認知作戰更傾向心理意識的攻防,建構第三方組織是重要的戰備能量。 台灣民主實驗室理事長沈伯洋認為,有更多可被大家信任的團體、第三方的組織幫助大家做判斷的話,變得很重要。因為如果戰爭真的爆發了,那個時候再去找,已經來不及了。 來自美國的裴洛西旋風,24小時快速掃過台灣,這陣風將中美交鋒及台海問題吹上了世界版面,也讓軍事外交及經濟餘波盪漾。裴洛西此行,是台灣的機會,但也充滿挑戰。(※林珍汝 賴振元 李婕綾 張智龍/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