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蜂蜜純不純,摻偽嚴重難
長期以來蜂蜜摻偽情形嚴重,坊間流傳各式各樣辨別真偽的方法,例如加水搖晃看起泡狀況,或是螞蟻是否食用等。不過專家說明,這些都無法辨別蜂蜜的真假,現今甚至沒有一套科學方法可以完全檢測各種摻假的樣態。農委會公告明年七月開始,只有100%的蜂蜜才能標示為純蜂蜜,為食品標示跨出了一大步,但是相關的檢測機制卻無法因應,產地混摻的問題也難以檢驗。食品標示雖然往前走,配套的檢驗標準機制卻還沒有跟上。在兩者落差彌平前,只能依靠業者的良心還有消費者的運氣。 在天氣晴朗的日子中,是蜜蜂辛勤工作的時間,牠們採集的蜂蜜,廣受人們喜愛。從事相關行業長達57個年頭的賴朝賢,對於台灣蜂蜜市場瞭若指掌。而談到如何辨別真偽,他表示向來是個難題。 「蜂蜜摻假從來就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教授陳裕文坦言,目前市面上並沒有特定一種分析方法,可以辨別出所有的摻偽行為,而常聽到的利用螞蟻、泡沫等分辨方式,多半也只是僅供參考,實際上仍存在很多誤區。 對於包裝蜂蜜及其糖漿類產品,食藥署公告明年七月開始,將制定更明確的規範。以含量來區分,100%才可標示為純蜂蜜,60%以上可標示為加糖或調製蜂蜜,低於60%,則只能使用蜂蜜口味字樣。 長期以來,蜂蜜摻偽情形嚴重,也沒有效的相關規範,不只讓消費者無所適從,誠實標示的蜂農和業者也飽受假蜜之苦。對於這項新規定,各界多以正面看待。 蜂蜜摻偽行為難以辨別,讓消費者與業者有苦難言。(圖/獨立特派員) 產地混摻難以檢驗,新規效力備受質疑 不過新規定的上路是否能有效阻止摻為現象,專家也保持懷疑。雖然混摻糖水可藉由儀器檢驗出來,但是產地混摻卻無法檢驗。根據農委會資料顯示,台灣每年蜂蜜需求約一萬兩千公噸。但是國內產量供不應求,每年進口約四千公噸,其中又以泰國龍眼蜜居多。 倘若資訊透明,誠實標示,消費者自然可以自行選擇。但實際上市面上泰國龍眼蜜混充台灣蜜販售的情形,卻也層出不窮。對此蜜蜂生態農場負責人賴朝賢說明,不同產地的蜂蜜口感不同,若是大量混摻可透過口感進行分別,不過一旦混摻的量相對稀少,就很難檢驗出純度比例。 專業人士可藉由品嚐來分辨,但是一般消費者只能仰賴產品標示,或是尋找信賴的商家,以避免購買到有摻偽的蜂蜜。今年龍眼開花期間遇到連續下雨,蜂蜜產量驟減,可以預見進口龍眼蜜將會補足產量缺口。雖然法規明確規範必須標示產地,但是檢測不出來的情況下,目前仍只能依靠業者良心。 台灣蜂蜜產量供不應求,使得混摻問題逐日上升。(圖/獨立特派員) 農藥問題影響銷量,業者力拼產品驗證 而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還有農藥殘留的問題。蜜蜂生態農場負責人賴朝賢告訴《獨立特派員》,以往蜜蜂普遍擁有近六個月的壽命,但近年來因為受到農藥、抗生素、陰霾等生活汙染影響,以至於只剩下平均不到兩個月的壽命。 蜜蜂壽命的縮減除了大大增加蜂農成本之外,也讓蜂農和業者開始尋求各式不同的方法,為自家產品進行相關驗證。蜜蜂生態農場總經理賴曉瑩說明,去年農藥超標的情況有些嚴重,而一旦未經過檢測合格標準,就會將產品退還給蜂農。 為了確保品質,也有業者為自家商品推行產銷履歷認證,透過產品追溯碼的方式,讓蜂蜜來源、採集花朵種類、檢測數據等資訊全部透明化,幫助消費者在挑選時能放心購買。 業者推行產銷履歷認證,讓產品資訊更加透明化。(圖/獨立特派員) 檢驗標準針對蜜種設立,部分蜂蜜難以符合規範 住在石碇的陳國雄,因為喜歡喝蜂蜜,進而走上養蜂一路。和一般的蜂農不同,需要帶著蜂箱遷徙逐蜜而居。他以石碇山區作為定點,讓蜜蜂來回採集附近的森林蜜。 「人們口中所說的苦蜂蜜,就是這種鴨腳木,吃起來有一點苦苦的。」談到自家產品,陳國雄表示有別於一般蜂蜜,有「冬蜜之王」之稱的鴨腳木產量稀少,得在植物流蜜狀況良好的情況才能產生,要取得可謂需要天時地利還有人和。 每一滴蜂蜜,滴滴珍貴。近年來龍眼樹種植面積下滑,加上氣候變異,產量逐年下降,幾乎是可預見的趨勢。各界開始推廣不同蜜源植物的特色蜜,不過蜂蜜的國家標準,卻是針對龍眼蜜的特性所訂出的標準。 「在現行標準中,紅淡蜜的澱粉酶只有在純度不夠的情況下才能夠合格,不然都是不合格的。」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教授陳裕文表示,紅淡蜜為北部的特色蜜種,也為十分優良的蜂蜜,卻因國家標準的侷限遲遲無法過關。 雖然食藥署的新規範為蜂蜜產業跨出了嶄新的步伐,不過跟不上時代的國家標準,以及仍舊檢測不了的產地來源,對於蜂蜜產品的品質穩定,依舊無人能夠掛上保證。 (※ 婁雅君 鄭凱文/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