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公司化三讀通過,各方觀點有歧異

分享文章

5月2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國營台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跨出台鐵公司化重要的一步,預計讓台鐵在2024年1月完成公司掛牌。不過台鐵公司化後,民眾對於台鐵安全改革的疑慮就解決了嗎?運安會日前提出太魯閣號事件最終調查報告,認為悲劇會發生主要是因為台鐵局的安全規定非常不足。不過台鐵企業工會認為,公司化草案裡頭沒有載明安全兩個字,認為公司化根本是場騙局。未來交通部將會成立跨部會的台鐵公司推動會報,在年底審議完成16個子法,同時確定台鐵公司的組織架構。超過百年歷史的台鐵能不能因為公司化徹底轉型、永續安全的經營,還有待時間觀察。

2021年4月2日,台鐵太魯閣號在清水隧道口,與從邊坡滑落、侵入鐵軌路線的工程車碰撞,造成49人死亡和213人輕重傷,是台灣鐵路史上,死亡人數第二多的事故。

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第一時間動員調查,根據耗時一年多的最終調查報告,嚴厲指出台鐵局的安全規定相當不足。其中不僅對工程營造廠商的督導查核十分薄弱,對於台鐵臨軌工程的安全管理是否規定不足、定義不清,運安會也提出強烈質疑。

運安會鐵道調查組組長林沛達表示,台鐵施工管理的安全規定中並未定義是否要於停工期間巡查,而對於工區範圍也定義不清,以至於事故現場其實僅有設置警示旗。

工地只設置警示旗,當然無法防止大貨車滑落鐵軌,終究釀災。但運安會指出,若台鐵起初就注重安全規定,即便大貨車意外侵入軌道,還是可能避免重大災難。

林沛達指出,現今的台鐵局並無規定,要求提供給所有工地行調無線電,倘若工地主任配帶行調無線電,便可以利用無線電呼叫附近列車,讓司機員緊急停車。
 

運安會根據太魯閣號事件調查報告,指出台鐵局安全規定不足。(圖/獨立特派員)

司機考照制度粗略,內部機構溝通不良

而台鐵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和台鐵局交涉經驗豐富的運安會主委楊宏智,觀察出大問題之一,台鐵車種太多,但司機員證照的制度,並沒有因應多元車種,取得個別證照。

楊宏智直指,若台鐵實施證照分流,讓司機員個別熟悉各車種,可以大大提升危急時刻做出正確判斷的機率,防止事故發生。而台鐵運工機電,也就是調度、維修、司機、號誌等相關四大處的溝通連結也仍有待加強。

台鐵內部溝通不良的問題,不只楊宏智看到而已。陳小姐是太魯閣的眼淚的成員,太魯閣的眼淚這個組織多由太魯閣事件的傷者和罹難者家屬組成,共同監督台鐵的安全。成員們多次向台鐵提出安全建議,卻遲遲不見回覆跟行動。

「我們很擔心家人的犧牲,沒有得到更多的改善。」陳小姐說,台鐵的態度讓她們覺得根本沒有在重視安全這件事情,而作為承擔國家極重要運輸功能的單位,運輸安全卻不斷備受質疑,也讓大眾不禁想問:說好的台鐵改革呢?
 

陳小姐指稱,台鐵態度十分消極,許多溝通都無法得到回報。(圖/獨立特派員)

政府全力推動公司化,基層員工提出質疑

實際上政府改革台鐵的方法,就是全力推動台鐵公司化。交通部長王國材解釋,由於尾端的組織僵化,導致許多標準作業程序無法落實,許多執行也沒辦法被監管,因此政府希望透過組建良好組織的方式,以此執行安全維護跟整體營運。

不過今年5月1日勞動節這天,台鐵大廳卻是空蕩蕩,員工們紛紛以不加班為由,幾乎全員不到班、走上街頭,因為他們對台鐵公司化草案有很大的質疑。

台鐵產業工會主要是由年輕台鐵員工組成,他們認為公司化不等於安全,台鐵真正的風險出在人力不足跟人才斷層兩大問題。

打開台鐵最大的工會,台鐵企業工會的網站,馬上跳出斗大的視窗,傳達台鐵改革應首重安全,但公司化是場騙局的想法。而不僅人力與人才問題,工會也提出,員工教育訓練的加強,或許比公司化更重要。

台鐵產業工會祕書長魏豫綾說明,如高鐵與北捷在安全的工作標準上面都相較明確,會先把所有相關的狀況都先列出,讓員工知道不會因為年資深淺而有不同的訓練方式。

台鐵工會認為政府並未正視問題源頭,憤而走上街頭提起訴求。(圖/獨立特派員)

台鐵公司化爭議多,改革之路仍舊漫長

而究竟台鐵公司化草案裡,是否應訂定安全規章,才能保證運輸安全?學者有不同看法。淡江大學運輸管理系教授張勝雄表示,台鐵現行的安全規章也是依據鐵路法所設計,比起單純依靠法律制定,真正去執行才是重點。

而針對備受關注的台鐵四千多億負債問題,台鐵企業工會也對公司化草案提出要求,認為應制定負債清零,債務政府要概括承受、不得切割等事項。公司化的負債問題該如何解決備受爭議,政府對新的台鐵公司又有何權利義務,也引人關注。

台鐵公司化爭議多。只是回頭來看,台鐵要改革,難道只有公司化這條路嗎?對此運安會主委楊宏智表示,以台灣的環境而言,若要使大眾可以看得到具體改進與成果的話,公司化是一條捷徑,成功的機會也比較高。

日前立法院已三讀通過台鐵公司設置條例,但台鐵公司化真的是條正確的道路嗎?怎麼做才能兼顧運輸安全跟員工權利?目前政府和工會之間,各自堅守立場,但台鐵改革這條路需要各方開放心胸、誠懇對話、尋求國民支持,才能走得更長遠。

(※ 萬真彣 黃政淵/採訪報導)

最新專欄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