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子腳地震,留下珍貴紀錄與經驗

分享文章

台灣近代史上造成死傷最嚴重的地震,是發生在1935年4月21日的新竹台中地震,總計造成了三千多人死亡,房屋受損不計其數。如今屆滿87週年,為了讓台灣的民眾了解地震的無情與可怕,改制前的台中縣政府透過出版屯子腳大地震專輯與老照片特輯,詳細記錄了1935年的大地震對中部民眾的影響。這些百年來重大地震留下的珍貴紀錄與經驗,都是台灣面對地震挑戰重要的研究基礎。

發生在1935年「新竹台中地震」,是台灣近代史上死傷最慘重的大地震。時間發生在4月21日的清晨6點02分,災區橫綿延五、六十公里,橫跨新竹、苗栗、台中三個縣市。

根據當時的記載,新竹州跟台中州總計造成3,276人死亡、12,053輕重傷,房屋受損五萬多棟。地震除了造成山崩、地裂,伴隨而來也引發獅潭、屯子腳兩條斷層,台灣日日新報、朝日新聞也特別發行兩張號外,把地震訊息即時告知民眾,並連續幾天用地震照片圖集,詳細報導這場史無前例的地震災情。

而在台中州造成的災情部分,以豐原郡跟大甲郡等比例最高,總計就有1,907人死亡、7千多人輕重傷,其中又內埔、神岡、清水最為嚴重,全倒跟半倒跟受損房屋,更是不計其數。

台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副教授賴志彰解釋,由於當時不論學校、公共建築物以及民居,許多都是採用木頭或土埆磚製成,因此不耐劇烈晃動導致災情嚴重。

「他們的形容是人間煉獄,許多屍體都被埋在土埆底下。」賴志彰說,屯子腳許多老人因身體病弱無法自行脫困,使得當地成為整起地震死亡率最高的地方。

發生於1935年的新竹台中地震,對當地造成重大傷亡。(圖/獨立特派員)

台中內埔災情嚴重,房屋鐵軌無一倖免

為了讓中部民眾了解新竹台中地震對台灣的影響,改制前台中縣政府特別出版了屯子腳大地震六十周年(1995)的專輯與老照片特集,對台中災情做了完整的記錄。

根據當時的記載,光是內埔庄死亡人數就佔了總比例29%,輕重傷佔31%;而內埔庄的屯子腳災情更是重中之重,佔總比例13%;其次是清水街,死亡人數有312人(9.5%),輕重傷772人(6.4%)。

設在清水街上的大甲郡役所,救出的災民與死者成排,當時救災人員為了搶時間,甚至使用傳統的板車載運重傷者。沿著屯子腳斷層沿線,全倒或半倒房屋受損高達九成以上,學生也只能暫時在教室外上課。

當天台中州共出動289名警察到現場救援,緊接其後的是壯丁團、青年團、民防組織,紛紛趕赴現場協助,幫忙挖掘罹難者,尋找生還者送醫急救,同時成立「震災復興委員會」協助災後重建。

受到地震的影響,鐵路也有幾處的鐵軌產生變形。泰安、后里火車站間的第八隧道嚴重受損,第六隧道跟泰安火車站月台也都出現龜裂,著名的魚藤坪鐵橋更因此受到嚴重的損害而無法行駛,山線放迫改道,成為歷史見證。

由於房屋受損嚴重,當時學生只能在改至室外上課。(圖/獨立特派員)

地震災害破壞力強,發生間隔具周期性

「很多老人家在聊天時都會提到,六十年過後大地震又會再次發生。」談到田野調查時的時光,台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副教授賴志彰告訴《獨立特派員》,后里當地許多村落都設有震災紀錄碑,記載關於大地震的相關資訊。

健行科技大學應用空間資訊系副教授鄭世楠說明,根據過去的經驗資料,台灣大概平均間隔個三十年至四十年,就會發生一次大規模的災害地震。以往許多嘉南地區的廟宇都會不斷進行重建,原因就是大地震的週期性發生。

細數台灣從1904年至2022年,芮氏規模超過七以上的地震,包含1906年梅山地震、1935年新竹台中地震、1941年中埔地震、1951縱谷地震系列、1959年恆春地震以及1999年的集集地震。

新港鄉民林英敏住在新嘉奉天宮一帶,在中埔地震之前,新港已經經歷1904的斗六跟1906年梅山兩次大地震,除了奉天宮前的街道幾乎被夷為平地之外,為新港奠定文學基地的「登雲書院」,也在兩次地震之後受到重創,遺址後來改建成為今日的文昌國小。

對新港來說,每一次的地震傷害之後,都是一次新的重生。但是這一百多年來,新港的人口卻變化不大。世界媽祖文化研究暨文獻中心執行長林伯奇表示,新港自清朝重新整建後人口約有二萬五千多人,到了日據時代陸續增加達到三萬八千多人,直到至今仍然維持在三萬人左右,可見地震對人口影響不大。

台灣近代發生過6次芮氏規模七以上的大地震。(圖/獨立特派員)

過往歷史地震足跡,成為防災寶貴經驗

九二一地震還未發生之前,1941的中埔地震災情,僅次於1906年的梅山、1935年新竹台中地震。根據文獻記載,從中埔庄到白河庄等六個庄町村中,房屋受損率在40%到100%之間,其中嘉義市最嚴重的地區是在北門町,中埔庄的民房損害率則高達8成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地震造成的山崩,在雲林古坑與嘉義梅山之間的清水溪河段形成堰塞湖,也就是所謂的「震生湖:草嶺潭」。

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副教授石瑞銓表示,從十九世紀以來,當地至少有五次以上的震生湖生成記錄,而中埔地震與集集地震是最大的兩次。

而在1941年形成震生湖之後,政府曾派工兵至現場進行維護,但卻不幸在一九五一年因為颱風沖刷殆盡。當時出版的台灣建設月報,詳細刊載草嶺潭災變經過,以及七十幾位殉職工兵的名字,梅山公園也因此特別設立紀念碑紀念。

石瑞銓補充,當時的意外使得政府獲得教訓,在後續地震與颱風時配置應對措施,讓湖水能夠透過排水設施排出避免水位上升,而這樣的作法也成功防止了不少水災發生。

中埔地震後,嘉南地區還經歷了1946年的新化跟1964年白河地震,了解新化斷層,對研究古地震有其重要性。回顧每一步的地震足跡,對台灣的地震防減災,都可以提供寶貴的經驗。

(※ 李瓊月 袁宏書/採訪報導)

最新專欄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