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地震影像紀錄,珍貴的歷史教材

分享文章

1964年白河地震影像保存的關鍵人物,是當年服務於台糖公司,後來進入中視新聞部的賴澄茂先生。他不只在白河地震發生的第一時間,以登高方式記錄嘉義市中央圓環一帶的震後大火,還在第二天登上軍方勘災直升機,拿著八釐米老式攝影機以空拍方式,從震央附近的白河山區一路記錄到嘉義市中心,成為現今白河地震最珍貴的影片與教材。台灣百年來地震的紀錄研究,都是希望在了解活動斷層的特性之外,也能找到地震重複間隔的頻率,好做為防減災與災害機率計算的基礎。

1999年6月,九二一地震發生之前三個月,中央大學李錫堤教授帶著他的團隊,在「畜產試驗所」進行斷層的開挖。發生在1946年、規模6.3的「新化地震」,屬於淺層地震,而「畜產試驗所」也正是新化斷層經過的地方,但相比1946年地震發生時斷層露出地表的面貌,現今早已變作一片綠油油的草地。

李錫堤教授表示,雖然當年的地震規模不大,但仍舊造成不少傷亡與房屋倒崩,死傷人數約為五百多人,而房屋毀損數大約也有四千多棟,因此依舊可以算做是災害性地震。

當年接近震央附近的新化、新市、永康一帶災情最為嚴重,其次是安定、歸仁、仁德、 及台南市安南區。李錫堤指出,根據資料顯示新化斷層大概每兩、三百年會動一次,而研究則有幫助了解其地底下的特性,並利用數據進行後續防災應用。

新化地震規模雖然不大,但仍導致不小災情。(圖/獨立特派員)

全程記錄白河地震後場景,鏡頭下的斷垣殘壁

「地震先開始,等過了一陣子後火慢慢燒起來,消防車警笛聲漸漸大作,大家出來看才發現天空紅成一片。」回憶起1964年1月18日晚上的光景,賴澄茂說,當時地震一發生他便立刻拿起攝影機,爬上自家陽台開始記錄。

當時可以說是一陣天搖地動,嘉義市鬧區瞬間變成一片火海,起火點就在中央圓環西北角的「明故宮餐廳」,而這把無情的大火,從十八日晚上延燒到第二天凌晨,總計波及二百多間房子。

賴澄茂解釋,由於當時許多房屋是由木材建成,因此在風大的情況下一間一間的接續燃燒,而也因深怕隨時會有餘震來臨,居民們當晚也都聚集於郵局旁的空地不敢回家。

曾經在台糖、中視新聞部服務的賴澄茂,不只搶在第一時間記錄嘉義市中心大火,第二天天一亮更馬上帶著八釐米老式攝影機,搭上空軍的勘災直升機,從白河一路記錄到嘉義,成為白河地震最重要的記錄與見證者。

在賴澄茂鏡頭之下,第二天一早劫後餘生的民眾們紛紛跑出,而嘉義市中心仍在冒煙,現場宛如一片廢墟,幾乎沒有一間房子在地震後完好如初。

中央圓環西北角的明故宮餐廳,因為地震引發大火。(圖/獨立特派員)

地震災情慘重,國軍學生投入救災

伴隨地震而來的,除了關子嶺有新溫泉湧出口,烏山頭水庫壩堤也出現龜裂,曾經挺過好幾次大地震的上百年的古廟東山鄉碧軒寺,也在這次地震全倒,壓死18人。

地震過後,住在白河附近的國軍五軍部隊率先出動,利用麵粉製作饅頭,送到災區分給災民,一千多位官兵一連好幾天在白河、東山等災區,協助災民們清理家園,還幫忙搬運倒塌的瓦礫、木頭,幫助災民挖出埋在屋底下的財務。

除了軍方動員人力協助清理災區,學生也利用課餘到現場幫忙。賴澄茂說,地震發生後的隔天,黃杰省主席就前來勘災,而當時的救國團「人民服務站」也至災區慰問,並發送相關民生物品。

由於當時已經接近過年,對於剛經歷這場災難的嘉義市民而言,無疑是徹底打亂生活步調,而政府則將位於文化路尾的菜市場臨時改成「災民收容所」,供沒有歸宿的災民居住。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賴澄茂表示:「過年是儀式而已,那時候感覺有沒有過年沒有關係,每天要過的日子還是比較重要。」

災後國軍出動大量人力,協助災民清理家園。(圖/獨立特派員)

地震情景仍記憶猶新,影像記錄成珍貴教材

災民收容所完成第一階段任務之後,已經找到新的安置地點的民眾,紛紛將重要的家當搬上市公所的專車,準備出發到新的環境,迎接下一階段新生活,由市場改造的舊有的收容所,如今已經變成嘉義市文化公園。
為了加速災區重建,台灣省政府除了緊急撥款救災,提供低利貸款幫助災民重建房子之外,也在幾年的計畫跟籌資後,決定將嘉義市中心南北區重建、重劃。

回顧地震災害歷史,發生超過一百年,造成比較嚴重災情的地震有1904年的斗六地震、1906年的梅山地震以及1916年南投地震系列,而超過半個世紀以上的災害地震更多,對歷過白河地震的賴澄茂以及老一輩的嘉義市民來說,至今仍然記憶猶新。

新化斷層開挖、調查,對下次發生地震的機率提供重要的參數,嘉義市在半個世紀之前經歷無情的地震、大火重創,經過重生、蛻變,如今城市發展有了新的面貌,當年留下來的「白河地震」影像記錄,也成為嘉義市、以及全國防震減災,最珍貴的歷史教材。

(※ 李瓊月 袁宏書/採訪報導)

最新專欄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