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地方創生,成太麻里飛向世界的翅膀?

分享文章

台東太麻里各地正進行地方創生,為部落點亮光芒。已經走了11年的「向陽薪傳木工坊」,從一間廢棄小學搖身一變,不僅提供部落就業機會,也帶動多良車站發展。部落族人也經營民宿及文創工作室等,為太麻里創造更多觀光景點。

木工坊帶動太麻里發展成社區產業萌芽之地

已經入冬的太麻里多良村,除了有一間用心刻劃木藝生命的「向陽薪傳木工坊」之外,還有一對可以眺望太平洋的「天使翅膀」。

向陽薪傳木工坊的故事,得從2009年莫拉克八八風災,帶來的152萬噸漂流木談起。原鄉天使文創協會理事長莊文毅表示,當時有人願意捐助太麻里,給魚不如給吊竿,就在廢棄的多良國小成立木工坊,希望把就業機會留在這裡。

2011年「向陽薪傳木工坊」成立,不只期望成為部落學習一技之長的據點,還希望能成為構築社區產業的夢想之地,木工坊的「入口意向」正是出自莊文毅設計;通往2樓的牆面,和木工坊外面這一片牆,也是由部落孩子共同創作。

排灣族人江國光是這裡最資深的師傅,一待就是10年。擺在阿底旦文化故事館的家具,幾乎都出自江國光的手藝,已經被預訂的餐廚櫃,也是他的代表作。

江國光提到,剛成立時,這個部落有一、二十人都在這裡工作,漸漸地就變成自己當老闆。第一期的家具都是以漂流木完成的,而第二期漂流木已經用完了,將繼續與林務局合作,推廣國產木材。

木工坊師傅江國光介紹學生以海浪為靈感所設計的座椅。(圖/獨立特派員)

遊客只拍照打卡就走?「天使之翼」的哀愁

莊文毅是木工坊第一、二代天使之翼的設計者,過去11年夫妻兩人年年造訪多良跟木工坊,並選在木工坊經濟壓力最大的時刻,2022年7月3日接下這裡的經營。

談到接下木工坊的原因,協會的總幹事林秀美坦言,覺得時間差不多,應該承接這個重任,也要把大家的理想,加快速度實現起來。「我們想傳達一個價值,就是說每個東西,我們都希望它背後有故事。」

天使之翼固然大大提高多良村與木工坊的能見度,但多數遊客只是拍個照、打個卡就走,讓莊文毅有些感傷,他認為翅膀是表象的事物,全世界到處都有翅膀、到處都可以打卡拍照。期待遊客來這裡打卡之後,能知道這裡有多少天使、聽聽這裡的故事。

木工坊如今面臨下一個挑戰:如何轉型?莊文毅期望,這裡能夠成為木藝傳承的據點,讓木藝匠師有一個發表的空間,也能傳遞他們擁有的技術,下一步可以讓這個觀光景點有更多的文化內涵。

「天使之翼」公共藝術,蘊含排灣族傳說及地方發展的故事。(圖/獨立特派員)

族人回鄉經營 創造太麻里觀光亮點

在太麻里的金崙,也有在地居民選擇回鄉耕耘。因為參加生平第一場部落收穫祭,促成武撤恩找回部落的決心,於是就在故鄉金崙買了一塊地蓋民宿。武撤恩說,收穫祭時他淚流滿面,發現根本不認識自己,才想要回家。

選擇從民宿開始,是因為自己12年的飯店工作經驗,不必擔心生存問題,2014年武撒恩回到金崙之後,跟巴撤嗄啦兩人從民宿到咖啡館、部落實驗廚房,一步步實現計畫。

武撒恩認為,地方創生火苗的燃燒來自於旅行者,讓世界先看到了金崙,才開始有現在國旅看到金崙的樣貌。

民宿也銜接上全球SDGS永續發展的目標,包括用在地食材及小農作物烘焙出來的麵包,使用葉子墊在下面或包裝;遊客外帶咖啡,也不提供一次性的包裝,而是改用環保杯,還特別設計了「海廢包」,並鼓勵房客協助淨灘。

武撒恩的民宿供房客使用「海廢包」出外淨灘換禮物。(圖/獨立特派員)

另一名在地人撒根思經營的文創工作室,就位於自己的家鄉多良瀧部落,鄰近部落實驗廚房的一個祕境,由他的父親幫忙打造而成,同時供撒根思創作以及經營咖啡館,工作室外面就是一片無敵的太平洋海景。

撒根思表示,他喜愛部落原鄉的自然風景,又不需在外地競爭,回來部落也可以服務族人,這是他回鄉最大的目的。

太麻里金崙8年來的地方創生,讓它成為南迴永續旅行的亮點,也讓世界看見這裡。用心在此經營的居民們,也成了太麻里飛向世人眼中的翅膀。

(※李瓊月 袁宏書/採訪報導)

最新專欄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