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不再公益?法規下的財團法人醫院出現什麼問題?

分享文章

醫療工會抗議健保調漲,但血汗醫護現狀依舊,調漲後的給付全進了醫院的財務大水庫。而在醫療法上,醫療財團法人享有很多稅賦減免,因此需具有公益性,但醫改會從財報分析發現,有些財團法人醫院已成財團的小金庫。偏鄉醫院致力於公益,但對於其他享有稅賦優惠的財團法人醫院,該如何監督?

健保調漲給付全進醫院口袋?工會籲修醫療法

健保財務連年虧損,安全準備金不足,2021年健保費率從原先的4.69%調升到5.17%,健保醫療支出每年不斷成長,2013年健保總額為5531億,到了2020年已經達到7526億。

2021年2月,數個醫療工會發起到健保署抗議健保調漲,但血汗醫護的問題依舊沒解決。工會表示,過去健保署為鼓勵醫院增聘護理人力、提高薪資,多次調升護理費,但因為沒有專款專用,調漲後的給付全進了醫院的財務大水庫。

工會認為,為保障醫護人員權益,應修改醫療法,明確規範醫療財團法人應比照國營事業設置勞工董事,監督醫院經營,並規定醫院盈餘應優先回饋員工以及增聘人力。

嘉義基督教醫院企業工會理事長趙麟宇就期望在醫療法中有公益監察人,或者是獨立董事的概念,可以監督醫療財團法人有沒有按照設立宗旨,執行社會角色。

醫師工會至健保署抗議,健保調漲無助於改善醫護血汗現況。(圖/獨立特派員)

財團法人醫院享稅賦減免 卻成財團小金庫?

醫院的設立分為公立醫院、醫療財團法人、醫療社團法人,以及由醫師設立的私立醫院等四種。其中醫療財團法人是由捐助人捐出一筆財產,捐助人有其理想性,社團法人可以營利,但財團法人在捐贈以及營運時享有很多稅賦減免,因此被視為非營利組織,必須具有公益性。

醫改團體根據醫院歷年財報分析發現,一些財團法人醫院與母企業集團關係交易密切,有的透過房租,有的利用捐款,還有利用購買並持有母企業的股票,使一些財團法人醫院,儼然成為財團的小金庫。

立委林淑芬舉例說明,公益的、屬於社會的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怎麼會是台塑集團的控股者?原因很簡單,當然就是把盈餘都拿去買他們的股票,每年都購買幾億元,買到最後就變成整個財團的最大控股者。

醫療財團法人現今有53家,全台19家醫學中心有14家是財團法人醫院,醫療財團法人有稅賦減免,依法必須分別提撥醫療收入結餘的10%做為社福金及教研金,承擔醫療公益責任。但2019年監察院調查發現,竟有高達41%的財團法人醫院社福金提撥不足。

林淑芬表示,目前台灣法制上的規範非常寬鬆,不要求做任何事情,就直接給予賦稅減免。而美國則會審查醫院做了哪些社會公益,如果做不到某些部分,賦稅減免還要打折,與台灣的制度有所不同。

為加強醫療財團法人公益性及監督機制,2017年4月,行政院將醫療法中有關醫療法人的修正草案送交立法院審議,立委也提出各種不同修正版本,但卻在黨團協商中破局、擱置,最終還是無法完成修法。

台灣醫院類型表。(圖/獨立特派員)

協助偏鄉遲緩兒發展 門諾醫院實踐醫療公益

走進偏鄉,為推動社會公益,2014年花蓮門諾醫院開展行動早療計畫,每週4天風雨無阻,專門為偏鄉無法到院治療的發展遲緩兒提供行動早療服務。

門諾醫院職能治療組組長邱牧恩表示,經常進入到案家發現是隔代教養,甚至是隔隔代的教養,父母可能是離婚了、不在了,或者是阿公、阿嬤需要出去工作。所以會希望先導入物資和經濟資源,先幫助他們穩定生活。

不只如此,為了減輕家屬負擔,2005年門諾成立照顧服務員的服務窗口,整合並訓練照顧人力,2007年實施看護共聘制,以4個病人共同聘僱一位看護照顧的方式,每人每日只收費900元。

除此之外,因為東部醫院護理人力缺乏,醫院自己培訓管理照服員,也能減輕護理臨床照護壓力。門諾醫院護理部主任林雅蘋就提到,醫院跟學校合作,如果學生對門諾有興趣,就從專四專五起提供生活費,畢業後再回來門諾服務。

守護偏鄉,門諾致力於醫療公益,但對於其他同樣享有稅賦優惠的財團法人醫院,該如何監督與檢視?

立委林淑芬2020年再次提出醫療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希望加強公益責任並改善血汗醫護現狀,然而行政部門的態度更關乎修法結果,政府應積極正視問題,才能讓醫療回歸公益,早日改善醫護待遇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本則影音報導入圍第36屆吳舜文新聞獎-影音類新聞深度報導獎-專業組)

最新專欄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