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I走入田間,新科技為農業帶來怎樣的助力?

分享文章

台灣農業面臨人口老化、缺工等問題,雖然近年鼓吹青農返鄉,但是務農不但辛苦,還得靠天吃飯。有了AI人工智慧系統,農業不再只是憑藉個人經驗,而是根據科學數據,精準地輔助田間工作,甚至得到降低成本、節省人力的效果,有助於青農及新手投入農業。

科技結合農業 AI如何輔助農田工作?

屏東里港有全台最大的單一火龍果園,11公頃的面積,利用光照,讓夏季盛產的火龍果轉型為冬季產果。日照不足的季節,照燈可以達到催花的效果,電費是必須的生產成本。

清華大學智慧農業辦公室與果園合作,引進智慧農業系統,最後選定一塊區域進行實驗,透過AI模組的計算,發現調整照光時間之後,最多可以減少一半以上的電費而擴大實施。

清大辦公室的執行長郭俊男說明,他們會根據採收的結果計算,不同區域的採收狀況好不好,並用電腦比對原因,可能是這個地方陽光比較弱,處於水頭或水尾也會影響生長。

當科技遇到農業,不同的語言如何對話,成了智慧農業的成敗關鍵。網路資訊服務公司專案經理楊喻丞就說:「我們是學資訊的,會做分析,把分析方向跟種植專業的人做溝通,才能確定分析的方向對不對。」

火龍果園負責人劉奎麟告訴獨立特派員,人一定會因經驗而改變,也可以慢慢改進。配合科技設備,讓數據在更換肥料時,也可以跟著對比。

數據蒐集就要花一到兩年的時間,資料分析後再回饋到田地施作,不斷地調整與優化。建立好的資料庫,就可以作為經驗傳承,應用在不同的地方,甚至新手也可以直接應用。

火龍果開花只有一個晚上,工人趕緊在果園進行授粉。(圖/獨立特派員)

智慧農業發展進行式 協助青年回鄉務農

時序已進入秋末,溫室裡的氣溫仍高達30度以上,盛夏時節,甚至接近50度高溫。辛苦的務農工作,多半不是年輕人的選項。然而,農場二代陳佑良一畢業就回家務農,將有機農場的打工經驗帶回家。

溫室種植小黃瓜,陽光、水分都要充足,但是又不能淋雨、也怕潮濕。環境控制得靠風扇、天窗、遮網等設備,通風、散熱、澆灌,都需要有人在現場操作。

於是,溫室安裝了智慧系統,從遠端就可以控制現場設備。建置系統的科技公司負責人馮智敏表示,晚上露水或清晨起霧,易使場內濕氣過重,導致病害發生。透過數據分析,轉化為更進一步的自動控制設備,人不需要到現場,就可大幅度排解濕氣。

農場主人陳萬金對於智慧系統接受度很高,已經測試兩年的時間,並逐步增加其他項目。他期待,農業可以走向更智慧化的下一步。馮智敏則認為,以現有的系統來看,尚未達到真正的人工智慧,而是前一階段的經驗與資料蒐集。

馮智敏解釋,目前就是不斷地提供給電腦系統數據,不斷重複累積,讓它自己去學習、判斷,並建構一個它自己的演算經驗值出來。

農場主人利用手機遠端監測溫室溫度與濕度。(圖/獨立特派員)

智慧系統應用趨於廣泛 減少農業人力成本

這套智慧系統適合建置在溫網室設備,也已經運用在不同的作物上。小型精緻農業、規模精緻農業,以及規模粗放農業都是適合導入的農業類型。

蘆筍園的負責人章碧瓊也感受到智慧系統的方便性。她跟獨立特派員分享,自己有好幾個田區,無法在各個田區之間奔波,控制設備。有了智慧系統,在氣候改變時,在手機上就可以直接操控,例如下雨了必須蓋天窗,或是太陽太大要開風扇、開內遮等。

務農現場,不僅人力趨於老化,還有缺工問題。以蘆筍園為例,人力占了將近一半的成本。智慧系統不但能降低人員以及施做成本,人力也能集中投入在提高品質的工作上。

章碧瓊就提到,過去如果要做防治、採收或拔草的工作,可能一次就要5個工人;現在只需要採收、拔草,2個工就足夠。如此便有餘力處理蘆筍採收後的整理、包裝等工作。

當AI走入田間,不但翻轉農業現場的面貌,也協助年輕人接續起土地的傳承。智慧化已經是現代農業不可或缺的一環,或許有朝一日,電腦的演算學習,可以發展出真正屬於AI的生產模式。

(婁雅君、鄭凱文/採訪報導)

最新專欄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