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漂流木打造而成的小提琴,如何改變嘉義大埔鄉?

分享文章

嘉義的大埔鄉,是嘉義縣內人口最少的地方,它在阿里山山脈上,比鄰曾文水庫。不過原有的河谷平原已經被水庫淹沒,農業發展受限,人口嚴重外流,各種資源缺乏。在村長的帶動下,居民巧妙地使用水庫的漂流木,做成小提琴,希望發展小提琴產業來振興社區。

漂流木成創作素材 長輩展現創意製作小提琴

湖光山色相互輝映,山嵐繚繞在青山之間,一旁的吊橋,讓韻味多添了幾分,秀麗的風景,如詩如畫,這是台灣最大的水庫–曾文水庫的美景。座落在水庫旁的,是嘉義大埔鄉的和平社區。這天午後,水畔有場小提琴派對。

一曲望春風,迴盪在山水之間,即使大夥兒的琴藝略顯生澀,但大埔鄉因為他們,有了動聽的故事。走進和平社區發展協會,映入眼簾的,是各式獨一無二、充滿創意的小提琴。和平社區村長吳倚豪隨手拿了一把,說起了它們的故事。

他手中這把琴是長輩創作的,以大埔的一些風景來創作,比如說山豬島、白馬亭,這把琴有長輩的溫度跟感情。

原來,大埔鄉有一堂很特別的課程,讓大家免費學做小提琴。這是吳倚豪的發想,因為當地距離嘉義市60公里,是嘉義縣人口最少的鄉鎮,也就是資源非常缺乏的偏鄉,需要注入活水。而這堂小提琴製作課,正是翻轉一切的開始。

吳倚豪談起這個概念的起源,因為在曾文水庫的上游,每次下大雨、山上只要有崩塌,整個漂流木都被沖下來。因此開始研究,既然這地方有那麼多的漂流木,這些漂流木是不是可以拿來做小提琴。

吳倚豪希望透過小提琴文化,將社區打造成一個一萬個人可以來一百次的地方。(獨立特派員/圖)

手工製琴不馬虎 大埔鄉用小提琴闖出名堂

製琴師黃聖彥非常欣賞村長吳倚豪用廢棄物翻轉家鄉的點子,因此2019年開始,他每週特別留了兩天到山裡來,教在地長輩製作小提琴。他們倆的共同想法是,藉著小提琴文化,為社區扎根。

製琴課學員陳瑞雲談起學習的動機,是希望自己親手製作的小提琴,可以留給子孫做紀念,一把琴可以留好幾百年。

其實,製琴班裡有不少像陳瑞雲一樣的長輩學員,他們原本只想學個才藝充實退休生活,卻意外在做小提琴當中,找到了新的自我價值。最大的收穫是,增進和晚輩的感情。只是,要做出一把小提琴,其實需要許多技術。

製琴師黃聖彥分析,提琴本來就比較神祕,因為它有很多製作的方法,大家都各行各派,有一些自己的撇步。從設計木材、油漆、木工、細木工都要講究,還有聲學,涉及到很多的學習。

大埔有了製琴課之後,開始有名氣,也意味著開始有人氣,甚至有外地人為此定居。(獨立特派員/圖)

灑下音樂種子活絡社區 翻轉偏鄉命運的現在進行式

學員辛苦做出的這些和平牌漂流木小提琴,不是自家珍藏,就是留在當地展示。因為吳倚豪遠眺的未來,是義大利的克雷莫納鎮。

克雷莫納鎮的小提琴博物館,一把把作工精緻的小提琴,被小心翼翼地珍藏著,放在展示架上供人欣賞。不但為當地帶來大量觀光客,出產的提琴還堪稱全世界最優良,讓小鎮盛名遠播。而大埔鄉,就想走這樣的路。大埔的製琴課,大方開放給外地人參與,無非是希望他們更認識、認同當地,還能像克雷莫納一樣,活絡地方經濟。

來自外地的製琴課學員賴淑梅也認為這個理念很好,而且小提琴如果真的做成了,就是一個傳家寶。而且有多少人可以自己打造一把琴,所以光想這個就覺得應該再更努力學習。

大埔鄉和平社區村長吳倚豪談起理想中的藍圖,是希望可以因為音樂,讓大埔鄉有機會再多增加一所高中,哪怕是一個班,這邊的孩子就可以從國小到高中都留在這個地方。他會多很多的社區意識跟情感,甚至他更成熟了,到外地去讀大學之後,回來的機會更多。

對大埔居民來說,每把小提琴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都是一個希望。在村長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大埔傳出的小提琴樂音,將越來越嘹亮。

(※萬真彣 黃政淵/採訪報導)

最新專欄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