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蚵數量暴增,衝擊本土蚵業,蚵農如何突圍求生?

分享文章

除了因為氣候變遷因素影響蚵的收成,這幾年進口蚵的數量暴增,也嚴重衝擊本土蚵的行情。根據統計,目前國內每年進口冷藏及冷凍蚵肉超過兩千公噸以上。面對進口蚵的衝擊有些蚵農開始和生物科技業者合作,改變養殖方式來提升牡蠣的品質,與進口低價市場做區隔。

氣候變遷與進口蚵暴增260倍 台灣蚵農面臨哪些衝擊?

這幾年養蚵產業面臨不少問題,除了因氣候變遷,海洋環境因素影響蚵仔的收成,近年進口蚵的數量暴增,也已嚴重衝擊本土蚵的行情。

嘉義東石蚵農陳甘欣感嘆,一般放一萬條差不多收七成,今年可能只收四成至五成而已。而且現在有進口蚵,價錢沒辦法比較高。

嘉義東石洗蚵廠負責人戴森泰坦言,越南蚵進來到這裡,一台斤130元、140元,本地蚵一台斤160元左右,就打擊到台灣蚵農的生計。本來洗蚵廠有八格池子,以前有時還不夠裝,現在不到四池就可以了。

根據立法委員林俊憲提出的資料,從民國105年到109年間,蚵進口的總量增加5倍,其中從越南進口的數量更增加260倍。儘管進口蚵大包裝有標示,但分成小包裝後就沒有標示,一般認為容易有混充的現象。

嘉義縣東石鄉型厝村村長黃進忠觀察,進口的蚵一年比一年多,但本地的蚵比較好吃、鮮甜、有蚵味,進口蚵則比較沒有蚵味。進口蚵會混充本地蚵,再用本地的名義送到北部。

台灣蚵每年五月到十月都是產季,產地包含彰化、雲林、嘉義、台南以及澎湖,其中以嘉義東石產量最多,占全台三分之一。(獨立特派員/圖)

養殖面積逐年縮小 人工繁殖蚵苗成新解?

在潮間帶上,將一條條串好的蚵殼平掛在蚵架上,在海中等著蚵苗附著。雲林台西沿海因屬淺灘地形,非常適合蚵苗生長。台灣有三分之二的蚵苗都來自台西,不過根據蚵農觀察,自離島新興工業區開發,海域環境改變,也影響蚵苗附著。

雲林縣淺海養殖協會理事長林進郎分析,像這邊的離島工業區,因為它是抽砂造陸,造成以前很平坦的養殖區不見了。因為蚵苗需要潮間帶,現在養殖的腹地越來越少了,海岸線一直倒退,養蚵區慢慢被覆蓋掉。在十年、十幾年以後,突堤效應產生的話,會不會沒有一些緩衝地來養殖。

生物科技業者江煜勳說,蚵殼上附生著一點一點的全是蚵苗,不過和野生蚵苗不同,他的做法是採人工繁殖的方式。

生物科技業者江煜勳分享,在海上採苗的時候會有一個問題點,苗來的量多跟少,蚵農完全沒有辦法控制,因為都是天然的,但是人工苗可以控制要讓它附著多少苗上去,可以根據放進去的苗跟串的比例來達到目的。

卵經過受精,會在水裡經過一段浮游生活,在浮游後期長出眼點,之後再生出偽足開始爬行,當爬到適合生長的地方,就會附著固定。(獨立特派員/圖)

新生代蚵農突破限制 建立產品市場區隔

當天然蚵苗生產越來越不穩定,國內已經研發並嘗試推廣人工育苗。而面對進口衝擊,江煜勳目前則是和蚵農合作試養單體牡蠣,希望增加蚵農收入,而所謂單體牡蠣就是將傳統蚵串養殖改成籃子。

生物科技業者江煜勳說明,單體牡蠣因為是單顆的,所以牠的厚度可以到四公分,傳統一般養殖的話只到兩公分而已,可以養到四公分厚度的話,蚵肉就會更多。

傳統蚵串養殖掛在浮棚底下,每個牡蠣團會附著許多顆牡蠣,成長過程由於相互黏著彼此擠壓,形狀會比較扁長;而單體牡蠣因為個體分開,外殼會呈現比較深凹,蚵肉比較肥美。

海洋生技業者邱俊壹解釋,用籠具的蚵因為是一顆一顆的單體下去做養殖,所以它形狀就會像杯子一樣。傳統的養蚵方式會互相擠壓,也會比較扁,所以蚵肉跟貝柱上面的大小就會很明顯的差異。未來希望能配合水產試驗所或者大學做到生食級的產品,目標是像國外的生蠔。

提升品質,建立市場區隔,面臨重重挑戰,年輕一代的蚵農不放棄,正在努力為地方產業尋找出路。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最新專欄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