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走出峇里島聾人村之後,如何落實聾人友善?
歐姵君 羅盛達 / 採訪報導 黃郁婷 / 整理報導 在峇里島的聾人村本卡拉,他們從小學教育扎根,創造村裡人人平等的環境。而在聾人村外,也有峇里島的聾人,致力創造一個對聾人友善、平等的就業環境,有一家餐飲集團,甚至有一半的員工都是聾人,還提供聾人們一個表演場所,讓來訪的旅客,都能看見他們的才華。 從小學開始扎根 如何創造聾聽共融的環境? 印尼峇里島聾人村,當地的國小歡迎聾孩子就讀。老師會以手語授課,同學也能用手語溝通。校園的一角,有著特別提供給聾孩子的創作天地。高年級平常和聽人同學一起上課,下課時則是陪低年級的聾孩子一同玩耍。 教師I Made Wisnugiri說明,一到四年級,聽人、聾人分開上課。原因是要讓他們專注學字母、還有手語。到了五年級就會學更多,像是數學、社會科等等。 聾童將手背放在老師喉嚨感受振動,由於聽不見,無法想像聲音,只能透過感受,盡量模仿。 對聾孩子來說,學習一個聽不見的語言,並不容易,因此老師並不強迫他們學習。取而代之,教給他們大量的手語,讓他們有吸收訊息的管道,並且能夠自在地表達自己。 在這裡,老師不僅教授本地的手語,也會教印尼手語,讓孩子從這裡畢業後,也能和其他地區的聾人溝通。在這個校園裡就跟聾人村一樣,對聾人一視同仁,以平等、友愛的態度相處,讓孩子們即使離開校園,也有勇氣面對未知的世界。 這所1978年成立的學校,是聾人村裡專門開放給聾人就讀的小學。由於對聾孩子的包容以及相對豐富的教學資源,不少其他地區的聾童家長,都選擇把孩子送來這裡就讀。(圖/獨立特派員) 什麼是聾人友善餐廳? 有哪些特別的體驗? 走出聾人村,峇里島其他地區的聾人也試圖創造一個聽聾和諧共存的環境。在南部北庫塔鎮,也有餐飲集團願意進用聾人,進而成為當地特色餐廳。 為什麼會跟聾人一起合作呢?餐廳經理Puty Suwan Tara表示,這個想法當初是由餐廳老闆提出來的。因為兩位老闆在其他地方常看到聾人被歧視,所以才決定要雇用這群人。 給聾人發揮舞台的還有另一家餐廳,是這家餐飲集團的第二間餐廳,店名的意思是包容性的餐廳,設計上也加入了手的元素。 餐廳人資總監Ade Wirawan是當地聾人社群的意見領袖,對於推廣聾人事務不遺餘力。會致力於營造聾聽共融的友善環境,是因為他曾經到美國求學,受到當地聾人社群的啟發。 Ade Wirawan觀察到,美國的聾人可以做任何事情,不是低人一等,而是可以擔任高階職務。這是因為有立法來保障,包括工作權、手語翻譯服務,整體制度相當完善。 除了營造多元友善的環境,這裡還有一大特色是提供聾人團體及LGBTQ族群一個展現自己的空間。 身穿華麗的服飾,跟隨著傳統音樂舞動,身段曼妙,尤其是眼神以及手部的動作,隨著節拍靈活擺動。舞者能巧妙與節拍配合,都是因為後面也有一位聾人擔任指揮,看著平板電腦上舞蹈影片的節奏,或晃動手指,或輕輕擺動,台上的表演者便跟著翩翩起舞。 遊客Francine認為這場表演很棒,也有點不一樣。因為表演者看起來很專業,所以不在乎他們是不是聾人,因為他們都跳得很精準。尤其是帶領者的動作很有趣,舞者們也跟得上節奏,非常棒! 客人上門也不用怕,聾人員工身上都有別一個徽章,比手畫腳也可以點餐。(圖/獨立特派員) 企業挹注資源 聾人村民用一技之長謀生! 峇里島的環境,有一群人在努力改變著,希望聽人社會可以變得更包容、友善。而在聾人村,也因為受到關注,有資源挹注,幫助當地的聾人發展自己的特色,改善生活。 因為有印尼石油公司的專案協助,在這裡成立了聾人紡織中心,使用傳統手搖織布機,讓聾人婦女可以有所收入。 聾人婦女Budawati說:「之前我一個人,他們說有人要來教我們織布,朋友叫我去,我們一起學,知道織布怎麼做,我就學會了。知道怎麼樣排線,完成一塊布。我能做好,也能教人。」 隨著聾人村被國際所熟知,帶來不同語言文化的交流,也帶來資源的挹注。迎向國際的同時,這裡的獨特性更加被彰顯出來,越在地、越國際。而本卡拉的聾人也帶著這片土地的滋養,期盼前路能越走越坦蕩。 黃郁婷/編輯
專欄
峇里島小村落本卡拉 – 世上的聾人烏托邦!
歐姵君 羅盛達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位在峇里島北部的聾人村本卡拉,相對於台灣聽力障礙的發生率是千分之三,當地則是平均千分之十四,比例之高,全球罕見。因為聾人比例高,村子裡幾乎所有人都會比手語,所有人都能順暢溝通,沒有分別。而且村子裡還發展出獨一無二的手語及文化,成為全球語言學家深入研究的珍寶。 人人會比手語 聾人烏托邦真實存在! 在旅遊勝地峇里島北部一個小村落,當地遺傳性的聽力損失世代相傳,雖然只有一部分的人聽不到,不過基於生活溝通,自然演變出只有當地人才看懂的手語,而且人人會比,成為當地獨樹一幟的特色。 本卡拉Kelodan里里長I Nyoman Lakra說:「在本卡拉最主要的問題,是有關當地母語的問題。克洛克語對這裡的居民而言並不陌生,至於國際手語,只有聾人他們才看得懂。如果有念書的話,就看懂國際手語,如果沒有念書的話,他們只看懂當地的手語。」 村裡的手語都跟生活相關,相當具象、好懂,所以當地幾乎每個人都會。在路上遇到的村民,不會英文,卻反而可以看懂記者現學現賣的手語。(圖/獨立特派員) 因為聾人比例高,加上與外界少有接觸,這樣自然發展出的手語,在語言學家眼裡,是個探究「手語起源」的最好素材。本卡拉村長I Made Astika說:「由於本卡拉的居民聽障問題,甚至被視為這裡獨特存在的一部分。這自然吸引了許多人,包括想了解他們生活方式和文化的遊客,還有研究人員、學生和其他學者,甚至有些人還因為研究聾人村的居民而獲得了教授頭銜。 歷史悠久 聾人村的由來是什麼? 儘管備受矚目,但對這裡的居民來說,當地的手語就是平常交流的一種語言,而聾人就是他們的親戚、朋友,是社群的一分子。相較於世界上其他聾人的處境,大多都是要努力融入聽人社會,弭平資訊落差。在這裡,沒有人會因為聽不到而受排擠,因此被稱為聾人的烏托邦。 拜訪村裡最老的聾人—82歲的格塔里卡,也試圖從他身上了解聾人的生活樣貌。格塔里卡看起來老而彌堅,而且非常健談。回想當年,他可是一個打十個的武術高手,年輕時,村裡的水管也都是他負責從山上接下來的。從小生長在這片土地上,他跟村裡的人一樣能貢獻自己的能力。 格塔里卡現在雖然一個人住在果園裡,但是生活非常充實,每天不僅要割草養牛、餵雞,還要收拾果樹。(圖/獨立特派員) 聾人村的由來,眾說紛紜,還有人相信是受了詛咒。不過,對聾人村歷史知之甚詳的老祭司說,根據寺廟裡留下來的銘文,關於聾人村的紀錄可以追溯到12世紀。透過拓印下來的文獻,記錄下這段歷史,而本卡拉之所以享有自治權,則是因為當地有村民以不聽、不說對國王表達抗議。 老祭司Ketut Deny說:「祖先們心裡對不合法收費感到如此失望、悲傷和憤怒。可能怒氣導致生理結構改變,造成聽力損失、說話能力退化,從此有聾啞人。」 本卡拉聾人減少 特色文化依舊世代傳承 將近30年前,就有科學家到村子裡為居民做基因檢測,發現有將近10%的村民,身上帶有DFNB3的隱性基因。如果夫妻兩人都帶有這樣的隱性基因,那麼就會在孩子身上顯現出來,使得耳蝸裡的纖毛發育不正常,變得細小,沒有辦法將聲音振動傳導給聽神經,因而導致耳聾。這份研究成果,還於1995年發表在《自然-遺傳學》期刊上,如果要減少遺傳的發生,科學家建議聾人與外人通婚。 本卡拉的聾人,這幾年逐漸減少,年長者凋零、出生率降低,1995年調查的時候聾人占2%,到現在減少到1.4%。有聾人和來自澳洲的太太結婚生下聽人小孩,還有聾人娶兩位太太。朱里亞達透過視訊認識了另外一個村莊的姑娘普督,成為他的第二位老婆,而普督也跟這裡的聾人相處融洽。 相當具有聾人特色的傳統藝術「聾人舞」還是繼續傳承。舞蹈節奏鮮明,鼓聲配合著聾人歡呼聲及揮舞的雙手,充滿生命力。(圖/獨立特派員) 聾人舞早在1967年就已經存在,不僅讓在地文化長出獨特的果實,更重要的是展現自身的能力,帶來收入、改善生活。儘管聽不到,但是傳統的神話、善與惡的對立,是他們世世代代的信仰,流淌在血液裡的文化脈動,讓年輕一輩不僅學習峇里島的文化,聾人社群的連結,也在舞蹈中代代相傳。 智慧手機的普及、社群媒體的發達,讓聾人村不再封閉,與外來人通婚也使得聾人出生率降低。透過教育,如何翻轉下一代聾人的生活,與外界接軌,是聾人村當下的課題。 黃郁婷/編輯
專欄
馬來西亞無國籍孩童求學難,非營利組織如何協助?
根據馬來西亞資料局統計,沙巴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人為無國籍人士。這些無國籍人聚集地環境惡劣,難以像一般國民享有合法就醫、就學的機會,如何生存成了最大的挑戰。幸好有些非營利組織在當地開辦學校,提供無國籍孩童受教育的機會,希望他們能重拾人生。 無國籍者生存挑戰大 難以就醫成常態? Emma以及附近一百多戶人家都以沙巴拿篤的這座垃圾山維生,旁人眼裡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對於白手起家的無國籍人來說,卻提供他們翻轉人生的機會。 沙巴無國籍人士Emma說:「如果那座垃圾山被轉移處置的話,那邊的村民,包括我在內,全部沒有工作了。」 無國籍的身分除了面臨被追捕、沒有工作之外,還面臨缺乏醫療、教育等問題。像是莉娜,他的前兩個孩子無法在政府學校就學,且超過十二歲之後,孩子也無法像一般公民用較低的價格到地方醫院看病。 沙巴無國籍人士莉娜坦言,這裡的人通常生病了,會先考慮去私人診所,因為醫院的費用高於私人診所。 對於這裡的居民來說,難以就醫、積欠醫藥費幾乎是人人都有的經驗。因此在街邊時常可以看賣到成藥的小攤,成了無國籍人生病的首選。 這座垃圾掩埋場在2012年啟用,如今有十幾戶家庭,居住在垃圾山周圍,更有數百人在此撿拾垃圾維生,他們大多是無國籍人士。(圖/獨立特派員) 非營利組織辦學 提供無國籍孩童受教機會 為了解決孩子們的就學問題,非營利組織在沙巴開辦各式學校。沙巴仙本那的水上屋裡,老師正在教無國籍的學生學習馬來語。這裡是由沙巴大學生團體所創立的「婆羅洲另類學校」,專門給無國籍的孩子就讀。 婆羅洲另類學校老師Syahfeeq說明,學生在學校除了學習識字跟算數,也會學一些技能,例如縫紉、烹飪、印刷襯衫等。 為了增加學生的學習意願,學校有音樂、藝術以及手作課程,甚至找藝術家來替學生上課。學校也教導學生生存之道,讓他們理解自己的處境。由於沒有法律保障,學生將來可能面對低工資、長工時、未成年結婚等問題,他們該怎因應。 由於大多數的無國籍學校學籍都不受政府承認,因此從教材到學費,學校都得自行籌款。無國籍學生家裡大多貧窮,只能象徵性收幾十元到幾百元馬幣。(圖/獨立特派員) 無國籍人日益增加 是否有解方改變現況? 除了由在地年輕人創辦的學校,也有地方教會開辦的學校。加略山教會在沙巴拿篤、斗湖等地方創辦學校,學校提供馬來語、英語、技能課程等教學。 學生畢業之後,學校提供的離校證書被部分私人學院承認,若是家庭環境尚可的孩子,就有機會繼續升學,或是想辦法拿到身分,回到父母的國家。 沙巴拿篤加略山教會主任牧師鍾岳余表示,經濟狀況允許的話,學校會物色一些比較有潛能的學生,並跟他的父母親溝通,學校多贊助他們五年,繼續到外面的私立學校升學,希望五年後達到中學教育程度,之後找工作比較容易。 在馬來西亞的斗湖,也有另外一間給無國籍小孩就讀的學校。恩典訓練中心課堂上老師教同學製作甜甜圈,增加一技之長。學校使用跟馬來西亞正規教育一樣的課綱跟教材,加上有中文課,讓學生未來想升學,更容易銜接。 教會學校校長Esther Thu坦言,學校有很多的小孩子沒有來讀書,不是因為他們不要,是他付不起學費。那麼學校就去幫助他們,因此這邊大概有40%到50%的學生都是由校方資助。 隨著無國籍孩童的人數不斷增加,未來他們也將繼續在沙巴這塊土地上生活,面對越來越多的無國籍人,是否有解方? 新紀元大學學院講師周兆鴻認為,現在政府需要有一些作為,包括發放臨時證或是電子證件給無國籍人。這個措施可以讓這個群體獲得基本的人權保障,以及政府可以更有效去控制人口。也要讓無國籍人獲得基本的教育以及工作的權利。 在沙巴,無國籍人士面臨各種生活上的問題,這些無解的難題,將繼續複製到下一代的生命裡。 梁德珊 / 採訪報導李文傑 / 攝影 黃郁婷/編輯
專欄
馬來西亞沙巴無國籍者,如何面對生存挑戰?
馬來西亞沙巴州是旅遊度假勝地,但這裡住著一群無國籍人。有的因為母國的戰亂或是經濟因素,選擇來到馬來西亞,在這裡生下沒有身分的小孩,又或是非婚生子女、晚報戶口等原因,都可能讓下一代無法取得國籍。這些無國籍者在馬來西亞沙巴,如何生存?又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海上的游牧民族 無國籍人在沙巴 說到東馬來西亞的沙巴,大多數的人會想到度假勝地,但這裡住著一群無國籍人,他們就住在沙巴仙本那外島的邦邦島上。 這座島上,有許多巴瑤族人的村莊,村民住在高腳屋裡,挖取淡水井作為日常用水,並在周圍種植木薯、香蕉、椰子。(圖/獨立特派員) 巴瑤族,又被稱為海上的游牧民族,大約在15世紀,他們已經生活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國之間的海域。如今部分巴瑤族人仍以捕魚維生,但受到現代社會的影響,也有不少人選擇到城市工作。巴瑤族人諾說:「普遍工作都是店員,或像我一樣照顧小孩,因為在島上找不到工作。」 1963年沙巴成為馬來西亞的一部分,部分早定居於此的巴瑤族人,獲得了公民身分,諾的家人們也因此成為馬來西亞公民。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像諾的家人們一樣,有些巴瑤族人並沒有獲得公民身分。 在沙巴拿篤海邊有個無國籍人的村子,居民沿著海岸興建高腳屋,由於缺乏淡水,早期村民只能向村外購買,對他們來說是筆龐大的開銷,這幾年在慈善團體的幫助下,村民才買了公共水塔儲水。 由於無國籍村的人口不斷增加,居民在海上不斷擴建新的屋舍,他們進出都得靠各式各樣的小船,穿梭在布滿寶特瓶及各種垃圾的海面。(圖/獨立特派員) 無國籍者人口多 下一代難翻身 莉娜(化名)是巴瑤族人,他跟先生還有六名孩子一起住在無國籍村,他的父母並非馬來西亞公民,因此出生沙巴的他,成了無國籍人士。即使莉娜與馬來西亞公民的先生結婚之後,他們的六個小孩還是無國籍人。 在沙巴像是莉娜這樣無國籍的人,約占了沙巴人口的三分之一。除了海上的游牧民族,由於沙巴鄰近菲律賓、印尼,鄰近國家的人因為戰亂以及經濟的因素,也紛紛移居到沙巴。(圖/獨立特派員) 另外,經濟也成了菲律賓與印尼移民最大的誘因,由於馬來西亞的經濟條件較好,許多移民來到沙巴工作之後,便選擇留下來生活,成了無證移工,他們的小孩也因此成了無國籍的人。像是在沙巴斗湖的這個村落,村子裡的人大多是從印尼來到這裡工作定居,成為無證移工。 阿古斯為了賺錢,三十幾年前來到馬來西亞當移工,比起故鄉一個月只能賺200至300元令吉,在馬來西亞的修車廠工作一個月可以賺1500令吉。他說:「在印尼如果沒有文憑很難找到工作,可是在馬來西亞只要聰明、勤勞是可以找到工作,如果在印尼要文憑,靠關係也不一定找到。」 但有的無證移工,選擇不再回母國,因此他們的孩子就無法有國籍。在沙巴無國籍孩童大多是移民、難民、無國籍者所生下的下一代。或是非婚生子女、晚報戶口等等原因,都可能讓下一代無法取國籍。 沒有公民身分的保障,對這些無國籍人來說,最大的困擾是隨時會被逮捕,就像是莉娜,他在跟先生結婚之前,從來沒有出過遠門,他說:「在還沒有結婚前,我從來沒離開過這裡。」 生活處境艱難 無國籍者猶如地下公民  無國籍的居民,生活只限於海邊的一小塊區域,離開就有被抓的風險。莉娜的鄰居,不少人都有被逮捕的經驗,像是莉雅(化名),他的先生被抓,家裡頓失主要經濟來源,莉雅只能用鄰居家的門口,擺個小雜貨店,或是到鎮上餐館打工維持一家生計,一天賺取二、三十元令吉維生。 除了人會被抓以外,無國籍人有的以捕魚或是海上交通為生,船隻成為他們的重要經濟工具,但沒有無國籍,船隻無法登記註冊,被抓到就會被執法人員扣留,這個小港口過去停靠了許多船隻,被扣留之後,都還無法領回。 新紀元大學學院講師周兆鴻說:「一般居民,大部分對無國籍的這個群體是帶有惡意,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長期生活在街頭,也沒有獲得比較正當或合法的工作權利,會在街頭搶劫或者是偷東西。」 但另一方面,無國籍人也成為本地的廉價勞力,但無國籍人猶如地下公民,難以掌握人數以及生活狀態,若是爆發緊急的災難,他們將面臨更困難的處境。即使有不少無國籍人,已是沙巴的第三、甚至第四代居民,但他們也只能在看不到的角落,繼續生活。 梁德珊 李文傑 / 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國防軍事
主題
俄烏城市戰 系列報導
00:00〈救難員〉 獨立特派員記者在9月份前進烏克蘭,造訪首都基輔市,走過震驚世界的大屠殺事件之地-布查市,還有布查市隔壁同樣遭受俄軍摧殘的伊爾平市,以及緊鄰俄羅斯邊境的哈爾基夫州。我們想帶觀眾看到,大敵當前,城市裡的每一個人如何起身應戰。 第一線的救難人員,包括消防員以及醫護人員,他們在敵軍攻擊的同時,還要執行救援任務,因此消防人員必須穿著防彈背心等裝備,再加上原來的消防設備,總重量達四十公斤。他們如何在前線面對這麼大的挑戰? 11:17〈消失的生命〉 戰火無情,城市中,有些生命被迫消失,但這些被消失的生命,有一部分是被俄軍綁架擄走。俄軍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呢?獨立特派員採訪被俄軍綁架擄走的倖存者,現身說法。 25:47〈戰火笑靨〉 即便戰爭如此沉重,但在採訪過程中,有一群人,常常以美麗的笑容回應獨立特派員的鏡頭,就是孩子。為了守護孩子的笑靨,烏克蘭政府在制度跟軟硬體上,做了很多努力。 36:16〈戰地記者〉 城市裡,有一群傳遞戰爭消息的人,那就是新聞記者。特別的是,烏克蘭記者報導新聞時,自己本身就是新聞事件的當事者。尤其在極度希望自己國家贏得勝利的情緒下,新聞記者如何不成為國家大外宣工具,繼續堅持中立、客觀的新聞室準則呢? 44:51〈政治人物〉 戰爭之下,除了前線,其他民眾、各行各業都得照常過日子,如何讓整座城市在戰爭威脅下仍然正常運轉,是政治人物的責任。非常時期下的政治領導人,得有什麼樣的特質與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