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610
救災、偵蒐都需要「牠」,工作犬擔負重要任務,心理健康狀態不可忽視
許多災難現場、港口海關都能看見工作犬的身影,牠們擔負起救災、邊境檢疫的重要工作。這些訓練有素的狗,平日要承受高強度的專業訓練,相對的身心壓力也不小。 近年來,許多單位開始關注牠們的心理健康,希望狗狗能夠樂在工作,而非在壓力下不得不工作。動物行為與心理的訓練課程,不只協助領犬員更了解他們的工作夥伴,也讓日常生活、訓練,以及執勤工作更為順利。 不了解動物行為問題 訓練過程頻頻卡關 搜救犬必須通過國際搜救犬組織(簡稱IRO)的考試,才能進行搜救任務。在訓練過程中,每隻狗的狀況不同,因為牠們和人一樣,有的勇敢無懼,有的容易緊張。 桃園市消防局搜救犬隊隊員吳曜任分享過去參與訓練工作犬的狀況:「一開始牠一直非常容易受驚嚇,甚至沒有辦法在壓力很大的狀態下聽從我的指令。」 這樣的個性,在進行到搜索訓練的時候,人狗雙雙卡關。為了突破訓練瓶頸,桃園市消防局搜救犬隊向獸醫師尋求協助。 「會思考的狗」行為獸醫團隊獸醫師謝明穎分析沒有顧及心理狀況可能會導致的問題:「牠不是不會做,牠其實都會,只是因為一緊張什麼都不會了。」 過往的訓練方式,只著重在專業訓練,忽略了牠們的心理和情緒,進而引發工作犬的行為問題。如果領犬員沒有學習過相關的知識,不但看不懂狗的肢體語言,甚至可能錯誤解讀。就像搜救犬Nero一進場,看似跟每個人親切地打招呼,其實不然。 獸醫師謝明穎點出搜救犬Nero的行為所暴露出來的訊息:「牠對人有一點點的不安跟緊張,因為牠來到我身上就撲我,撲我兩次之後牠是用含的,這個叫作過度興奮。」 桃園市消防局搜救犬隊小隊長童逸賢分享了自身的經驗:「很多的行為不受控,包括我們要叫牠回來的時候可能要叫個好幾次,甚至有時候叫到有點生氣了,牠才會聽你的,有一點心不甘情不願的。」 搜救犬執勤時,通常處在嘈雜和充滿陌生人的環境,這些都是壓力源,可能導致動物的緊張。如何讓牠們專注在領犬員身上,是必要的訓練。 會思考的狗行為獸醫團隊獸醫師謝明穎提醒其中的關鍵:「牠其實什麼都會,但環境一變動就不行了,那我要告訴牠,環境有變動的時候,你就乖乖跟著主人,就不會有問題。」 重視夥伴心理狀態 犬隻樂意服務才是關鍵(圖/獨立特派員) (圖/獨立特派員) (圖/獨立特派員) 桃園市消防局搜救犬隊小隊長童逸賢反思了過去的盲點:「因為以前我們在做訓練的時候,往往只知道要怎麼去訓練牠這些動作,而不知道當犬隻有一些不一樣的行為或者表現的時候,該怎麼去調整。」 桃園市消防局搜救犬隊隊員林建宏則透露過往訓練時忽略掉的關鍵:「IRO(國際搜救犬組織)的訓練裡面第一句話是說『狗狗要很樂意主動提供行為。』可是我們在閱讀手冊的時候都會忽略掉,其實它是最重要的。因為如果牠不想要,你勉強牠之後就會變成惡性循環,越練越爛。」 海巡偵搜犬區隊,正在進行為期八個月的訓練。人狗都是新生,在接受專業訓練的同時,領犬員也得照顧狗狗的日常。一些生活上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能造成人狗的困擾。像這樣的動物行為心理課程,有助於人狗的日常生活、訓練,以及未來的執勤工作。 獸醫師謝明穎則強調:「我的工作不是去訓練狗,我是去教主人或是領犬員,怎麼去跟他的狗互動,怎麼跟他的狗好好溝通,所謂的溝通,不是那種寵物溝通,是以有科學依據的方式去告訴牠,什麼是我們要的。」 (圖/獨立特派員) 正向訓練 兼顧動物福利與人類需求 一直以來,工作犬承受高強度的訓練,坊間也存在各種不同的訓練方式。 獸醫師謝明穎提倡以獎勵代替處罰:「因為你用懲罰的話,第一個心情就不好。情緒好,行為就會好,情緒不好,行為一定是不好的。我們與其去抑制或是遏止這個行為,倒不如去轉變牠的情緒。」 工作犬協助人類進行搜救、邊境檢疫等重要工作,牠們的動物福利與身心健康,值得更完善的對待。 (圖/獨立特派員) (※ 婁雅君 劉建邦 羅盛達/採訪報導)
#救災
#緝毒犬
#工作犬
黃郁婷

2022年3月2日

666
緬甸政變週年,烽火連天,海內外不分種族持續抗爭【獨立特派員】
緬甸人的革命,仍持續進行中。民族團結政府和海外組織,持續聲援緬甸。城市大規模的抗爭,已經轉入少數民族村莊,每一次交火,就造成難民湧入山區和邊境躲避戰火,他們的物資極度匱乏,亟需人道救援。在這場革命中,台灣聲援緬甸聯盟也扮演海外支援的角色,為難民、民族團結政府提供必要的協助。 緬甸春季革命–為民主自由而戰 2021年2月1號,緬甸軍方發動政變。隔日由民眾發起的示威行動,歷時一年,仍以不同的形式持續進行中。這場被緬甸人民稱作春季革命的行動,和以往的抗爭很不一樣。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陳尚懋表示,緬甸民眾的抗議意圖,其實是相當相當強烈的,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很多民眾認為他們如果再不出來的話,可能以後,甚至他們的下一代都必須活在這樣的高壓統治當中,所以他們覺得這一次無論如何他們都必須要出來。台灣聲援緬甸聯盟負責人杜可可則說,緬甸出生的人沒有這麼團結過。這次我認為說,身為緬甸人我會很驕傲的。 杜可可參加過1988年的民主運動,身為緬甸人,他說這次的革命不分種族、海內外大團結,要拿回被奪走的民主與自由。 (圖/獨立特派員) 人民死前受虐、被迫吞炭、摘除臟器,引發群情激憤 簡稱CDM的公民不服從運動,已經持續一年,根據民族團結政府的認證,有超過百萬名公務人員,至今仍然罷工中,其中不乏軍警人員。軍方各種暴行,無法嚇阻人民的意志,在撣邦駐守的軍人,冒著生命危險,逃離軍隊。 軍隊上尉Lin Htet Aung說道自己為何離開軍隊,他說,一開始警察去鎮壓,後來是軍人穿著警察制服去鎮壓。他們的行為,已經超乎我們想像的暴力。導致很多人死亡。我是軍隊上尉,我從戰場離開,依照軍法是死刑。 反對緬甸軍方統治的人士,在2021年4月16日成立民族團結政府NUG,並在5月5日宣布組成人民防衛部隊,簡稱PDF,尋求與少數民族武裝部隊合作,共同對抗軍方。抗爭的戰場,從仰光等大城市,轉進到邊境和少數民族村莊。發生軍事衝突的地區,往往會遭到緬甸軍方報復性地攻擊。 台灣聲援緬甸聯盟負責人杜可可說,目前軍民雙方對峙,自己手工做的槍。你應該有聽到,軍方那邊的那個基地台,我們就把它給炸掉。不管軍方陸軍他們走到哪裡,我們想辦法給他炸掉,他們也是死傷越來越重。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陳尚懋也認為,抗議無效之後,它開始轉成為進入到軍隊或者是比較體制的架構裡面,想要跟軍政府來去做更高層次的抗爭。 (圖/取自網路) 軍方宣布2023年舉行大選,選舉公正性受矚目 緬甸軍方在2021年發動政變,一開始對外宣稱接管一年,同年12月又公布將在2023年舉行選舉。那會是一場如期舉行,公平的選舉嗎?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陳尚懋表示,可能還是會從修憲這邊來著手,讓整個憲法更加鞏固軍方的勢力。在這種情況底下去開放選舉,他才有可能贏得選舉。 緬甸軍政府最高領導人敏昂萊可能循泰國巴育將軍模式,政變後經過修憲,讓軍方選舉可以贏在起跑點。泰國經過五年的時間,安排就緒,緬甸的時程,仍有待觀察。     (圖/取自網路) 緬甸時局動盪不安,衝擊民生經濟,台商亦受波及 對持續進行的春季革命來說,時間是最大的挑戰。金援、物資、戰爭的消耗,整個緬甸仍持續處於動盪不安中,更直接影響當地的民生經濟。 緬甸台商總會祕書長楊仲青說,緬甸因為美金的匯率又相當的不穩。從最早期的大概1元美金可以換到緬幣1200~1300元,到現在,黑市的價格大概兩千多元才能夠買到一元美金。最直接影響到油價、物價、通貨膨脹的情況。  當地受經濟制裁和訂單影響,部分台灣廠商仍處於關閉狀態,其他廠商也只能恢復部分產能。     國際各有盤算,經濟制裁影響力有限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陳尚懋直言,緬甸軍方對於歐美國家的經濟制裁基本上是沒有在怕的。最主要還是因為緬甸國內的經濟大部分都掌握在軍方的手裡,而且他們從過去就面臨到了這樣的制裁,所以我想他們在應付這個部分是很有經驗的。 各國能扮演的角色有限,且各有盤算,東協內部對緬甸問題態度不一,部分國家不支持軍方暴行,但整體來說傾向在東協架構內解決問題。 身為東協會員國之一的印尼總統佐科威出面喊話,緬甸的發展讓人無法接受,且不該繼續下去,必須終止暴力,恢復民主穩定與和平。 政變後一年,外資在紛亂中等待時機,軍方盤算著如何鞏固權力,遭到逮捕的翁山蘇姬及全民盟成員,陸續被起訴多項罪名,而春季革命仍持續進行中。各界觀察,這次政變,反倒促成各民族團結的契機。參與這場革命和示威的群眾,至今仍信心滿滿地,等待著那一天的到來。  (圖/獨立特派員) (※ 婁雅君 劉建邦/採訪報導)
#緬甸
#緬甸春季革命
#台灣聲援緬甸聯盟
#為民主自由而戰
黃郁婷

2022年2月14日

2521
【採訪側記|表達性藝術治療】
【採訪側記|表達性藝術治療】 「藝術治療」是什麼?是在創作中紓壓?還是透過各種藝術形式,把內心的感受化為作品? 「藝術治療」這四個字包含了「藝術」、「治療」兩大面向,但又不只是單純的把兩者加諸在一起,在企劃階段時,閱讀文獻、爬梳資料、訪問專家後我才知道,藝術治療不一定會有作品的產出,例如個案在透過各種媒材抒發內心的情緒、完成創作之後,有時會將所謂的「作品」破壞、銷毀,原來,藝術治療課程不是創作個人作品的活動,當然也有些個案會把作品累積起來、作為回顧、或是展覽,治療師提醒我:藝術治療不是一個活動,而是過程的互動、讓「孩子」可以得到很好的陪伴。 泛自閉症者對於社會互動或是個人情緒表達常有障礙,因此有表達性藝術治療的協助,讓他們在認知、語言、知覺、人際溝通技巧等方面產生學習的困難時,得以獲得協助與支持。 一般來說,藝術治療偏向視覺性的藝術創作,台灣藝術治療學會2003年成立,也有將近20年的努力成果 ; 音樂治療在歐美發展已有60年以上歷史,台灣大約在15年前開始致力於音樂治療的耕耘。 音樂治療師林歆敏分享:「剛回國時,有些人會覺得:是不是放音樂就是音樂治療?但音樂治療它其實是運用音樂,幫助我們的個案達到一些非音樂性的目標。什麼是非音樂性的目標?比如說他可能需要練習人際互動、他可能需要練習口語表達,他可能肢體方面有一些需要復健的部分。」 釐清了藝術治療、音樂治療等表達性藝術治療的目的之後,我開始研究:誰需要「藝術治療」?「泛自閉症者」這五個字,又引領我踏上另一個領域的學習,如何界定?有何特徵? 1943年,美國的肯納醫師發現了自閉症(Autism)這個族群,這個名詞也讓他們帶來不少困擾;以為他們可以自行「打開心扉、走出封閉」。 但現在,亞斯伯格症、高功能自閉症、重中度自閉症等,被稱為泛自閉症障礙,是光譜的概念,而非一種疾病。光譜的概念可跳脫「障礙」框架的觀點,根據這個觀點,仔細觀察孩子顯現的特性,給予細心的關照與協助。 將題目「泛自閉症者的藝術治療」定義清楚之後,我已明白這專題的製作,將牽涉到醫療單位與個案隱私或意願。 從2020年12月中開始聯繫,陸續與兒童行為發展科醫生、諮商心理師、藝術治療師、泛自閉症者的個案等深入訪談,我才發現「自閉症者」這四個字雖然耳熟,但對每一個家有特殊兒的家長來說是很敏感的,接觸的過程中,非常少數人願意在幕前幕後坦然:我的孩子是自閉症者。 即使過程中有找到願意受訪的家長、希望讓更多人了解他們的孩子,但到了要拍攝的最後關頭,也因顧及其他家人感受而作罷,婉拒了在螢幕面前談論孩子如何從確診自閉症、到後來能夠發揮自己的天賦,走上藝術創作的路。 後來幾番溝通,家長雖有意願、最後卻又婉拒。 約訪情況非常不順利,加上醫院體系對於採訪有許多規定,我們想拍攝的治療過程,也需要被保護,很難有畫面、更沒有故事,整整一個月都找不到個案,一通一通的電話、一封封的採訪邀請,雖不致石沉大海,過程中也陸續再找到同意受訪的個案家長,但溝通到最後,對方在種種考量下,仍是語帶抱歉地婉拒採訪時,我雖然感到挫折、更為他們的處境而傷感:如果社會大眾對「泛自閉症者」沒有這麼多誤解或標籤,是否家長們就更有勇氣能夠跟我們分享這些孩子獨特的生命故事? 找不到個案可受訪,但精神科醫師、諮商心理師的邀訪持續進行中,到了1月中旬,終於約到了醫院體系的藝術治療單位,沒想到恰好遇上「部桃群聚感染事件」!我邀約訪問的醫院雖然非部桃,但疫情危機再升高、社會氣氛緊張,醫院管控更加嚴格,透過層層溝通、順過訪綱、好不容易約好的醫院內藝術治療團隊,在部桃事件發生當晚,突然傳來訊息:取消採訪。就連我承諾製作團隊採訪時會帶著口罩、在戶外空曠處、保持社交距離採訪,也不被接受。 沒有個案、沒有專家、治療過程不能拍,無奈之餘,我心裡也有了猶豫,我自問:還要繼續嗎?這次的經驗,堪稱拾起採訪棒以來,踏上最崎嶇難行的一趟前置工作,我明白題目本身的敏感性,溝通過程一定很辛苦,但沒想到除了題目外,會被疫情時事所牽累。 要啊,當然要繼續做!我在筆記上寫著。 難得有獨立特派員這樣關懷弱勢的節目、難得有公視這樣的平台,企劃此一題目的原意就是要把不被大眾了解的特殊族群讓更多人認識、進而不抗拒他們,這事本來就有其困難,哪有一次就成這樣簡單的事?⋯⋯雖然我心裡早知不容易,但可不可以不要過程這麼坎坷、同意之後又拒絕,反反覆覆這麼多次好嗎? 這個題目,雖然小眾、雖然難做,還是要繼續努力,只好再給自己打氣,祈禱好運。 約訪進入第二個月,意外的情節出現了。剛好是過完農曆年,牛轉乾坤的年度來臨、轉機出現,年前拋出的採訪邀請,陸續有了回應,皇天不負苦心人! 先是藝術治療協會的創始會長陸雅青老師分享了她30多年來致力於兒童藝術治療的推廣工作,看到陸老師提供20多年前的早療紀錄影片,一位觸覺敏感又過動的中度自閉症孩子在陸老師引導下能夠互動、表達,當年留下的影像雖然模糊,卻是那麼真實。 與陸老師預訪時,我深切感受到身兼藝術治療師與諮商心理師的專家們,富涵助人者的仁心慈愛,透過自身專業,全心全意協助個案表達情緒、發展社會溝通技能,透過鏡頭,我還能感覺到治療師們全身散發出溫暖的光芒。 接著,再透過藝術治療師楊舜如、藝術治療師王芊玥、音樂治療師林歆敏、兒童慈善協會潘仕馨執行長等人大力協助,終於找到願意在鏡頭前分享的個案了! 過完農曆年的二月份,製作團隊開始進行一場場的採訪。那天,要跟個案見面,充滿期待的我們,天未亮就南下採訪,一趟來回320公里,採訪時沒睡飽的憔悴面容,在口罩包覆下隱藏,而答案漸漸清晰:我們口中的「特殊」族群,其實只是不一樣,他們不是生病、不是不正常。 表達本來就是人的基本需求,但不論是自閉症、過動、發展遲緩、衝動控制能力不足、零碎天賦、情緒卡關等,這些隱形障礙,讓他們彷彿被禁錮的靈魂。即使不擅表達自己情緒、欠缺社會互動能力,但其「非口語的溝通方式」其實沒有停止過,「只是需要花時間陪伴與觀察、就能傾聽不同生命的律動」,社工師吳明慧小姐這樣告訴我。 三月,我一邊寫稿、一邊思考著「特殊」與「正常」的意義,看著受訪影片中的「孩子」、這麼努力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我越寫越慚愧,深深覺得常人口中的「特殊族群」,其實比我們有生命自覺、活得更純粹。 我也一直想起陸老師說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存在,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分一秒的累積,要看到自己在做什麼、意識到「自己」,我們要活在「過程」裡、找到安適(well-being)。 但我也好想問:為什麼有些生命,要經歷特別辛苦的過程? 1996年成立早療協會、2019年獲頒早期療育棕櫚獎「終身成就獎」的郭煌宗醫師沒有正面給我答案,他說了一句德文諺語:「Weinen matcht Blinden! 哭泣使人目盲」,郭醫師強調:家長才是療癒的最核心因素,在郭醫師的長年觀察下發現,孩子會進步的最重要因素是家長,其次是家庭、治療師,再厲害的醫師對孩子的進步而言,影響力是排在最後的。 郭醫師說:許多家長有一個迷思,相信把孩子送去療育,孩子就會進步。這些家長東奔西跑,帶孩子到處求醫,卻沒有真正去參與療育,這樣的家長非常辛苦,效果卻不好。「家長要從哀傷中醒過來,相信自己可以陪著孩子做到更好!」 長期守護慢飛天使的郭煌宗醫師還說:給他們太小的窗口,是不會有機會的 ; 人類發現語言才五千年,但藝術治療透過下意識去參與孩子的世界,讓孩子找回自我、統整自己。 在個人生活上,我是一個新手媽媽,長期在媒體工作中,得以一窺大千世界的種種,在工作中探索未知,使得我對於採訪的熱情總是大於育兒,往常在處理幼稚園階段小孩的生活瑣事,總是缺乏耐心。但當我一邊整理訪談筆記、一邊對照著自己對待小孩的漫不經心時,有如當頭棒喝,深深感謝上天讓我有機會在企劃專題時,與這麼多天使相遇,提醒自己能在孩子性格養成階段,多關注孩子的情緒線索與表達空間。 最後,當我看到攝影記者許中熹大哥完成初剪的影片時,看到資深的攝影記者捕捉到許多真實的瞬間、與媽媽或老師互動的珍貴畫面,更回想起跟這些「孩子」彼此眼神交會的那些瞬間,言語之外,我們是真真實實交流著彼此的感受,而畫面中他們純粹的眼神、專注的態度,那種專心的美,著實令人感動。 我衷心希望能夠把我在現場感受到家長、治療師、醫師、孩子們的努力,傳遞給觀眾,尤其感謝個案分享自身故事,因為你們,我們看到世界有多麼不同、有多麼美好。 謝謝獨立特派員這個園地,讓我們看到世界比我們想像的更大、我們的腦袋比我們想像的更需要多元觀點的鍛煉與刺激。 這個專題花了三個多月的時間磨練,曲曲折折的製作過程中,就像是一再提醒著我:用謙卑的心學習、探索、領悟,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就像在自閉症者的創作空間:多寶學堂的林正盛導演與韓淑華老師常說的:「生命有多麼差異、世界就有多麼美麗」,「不同」總是讓人能夠獲得生命更多的啟發。 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畢業的韓淑華老師從1997年開始自閉症者的藝術教學,看到大多數孩子到庇護工廠從事機械化工作,她想要「讓有天份的孩子靠畫畫也有一份穩定的收入」,於是2016年成立台灣多寶格藝術發展協會(多寶學堂),讓有藝術天分的自閉症青年「上班」創作,電影導演林正盛則是協會理事長。 多寶學堂的故事,又是另一篇章了 ; 說不完的幕後故事,就請您收看節目,一起認識這四位多寶學堂的孩子:樹緯、德嘉、柏均、怡初,欣賞他們的才華洋溢、感受不一樣的生命歷程!【完整報導】給星兒的藝術治療https://youtu.be/0M4HP0Fz318 我們只是不一樣 https://youtu.be/ZBz1kB4BbMo
鄭淑文

2021年4月15日

1301
我們為「生」而喜,是否也能為「死」而喜呢?
我們為「生」而喜,是否也能為「死」而喜呢? (圖源:無事生活 Letterpress Tea House臉書專頁) 郭慧娟在十三年的記者生涯中,看盡人生百態,離職後進入生死研究所。一開始她在網路上聊生死議題,引起很多迴響,才讓她理解,原來那麼多人渴望談論生死。 2014年郭惠娟開始舉辦「死亡咖啡館」,希望以溫馨的方式與大家聊生死議題,想傳達死亡並不可怕,重點是如何面對死亡。至今已辦過400多場,接觸超過2萬人,參與對象小至幼稚園的孩子,大至近百歲的爺爺奶奶。 父親在世時,郭惠娟和父親談論生死,才發現其實父親很願意講,她當時就問:「為什麼你以前都不講?」父親就說:「每次我要講,你們就講我會呷百二,不用擔心。」 社會認為大眾對「死亡普遍」有所忌諱,不願意談,尤其對家中長輩更是如此,但其實很多長輩不僅願意談,更期待有人談,有人可以分享,即便邊聊邊哭也是一種療育的過程。 郭惠娟認為,台灣對談論死亡的態度其實很弔詭,當家人想要分享的時候,我們沒有給予他任何機會好好講,反而在過世後,子女僅能靠著「擲筊」的方式與離世的親人溝通,以求安心。 郭慧娟分享其中一位參與者的故事: 每天和爸爸通話已經成為我的日常,即便爸爸過世後,我仍持續地打給爸爸,彷彿他還在電話的那一頭,陪我哭、陪我笑。直到家人發現我的行為,制止我,責怪我「病態」的行為,我才被迫停止每天與爸爸的聊天時光。 但這也讓我失去宣洩悲傷的出口,得了憂鬱症,甚至也無法再繼續從事文字工作,直到參與死亡咖啡館,我的悲傷才有機會再度被療癒,重新獲得力量,提起筆從事熱愛的工作。 死亡就是「不幸的消息」嗎? 坐落在象山山腳下的「無事生活 活版印刷小茶館」是由吳氏三姊妹共同經營。幾年前,媽媽得了癌症末期後,三個月就驟然離世。離世後,三姊妹沒有發佈「訃聞」,他們認為媽媽走得很圓滿,應該感到開心,而「訃聞」所指涉的「不幸的消息」,並不符合媽媽的情況。 但親戚得知這突如其來的消息後,感到百般不捨,這才讓三姊妹想到,或許我們可以透過追思會跟親戚分享媽媽是如何離開,來療癒愛著媽媽的人們。他們開始到殯儀館尋找合適的場地,結果卻發現很多人都是哭喪著走出來,官員也都上台致詞節哀,就離開,這不是他們想要的。因此,他們決定幫媽媽辦場畫展,跟大家分享怎麼陪伴媽媽度過最後三個月,微笑的告別人世。 有時候死亡突如其來,我們無從預知,因此我們需要把握當下,讓自己有機會回顧一生,讓有機會可以好好地說再見。面對家人也是,或許提早跟家人談死亡,能減少許多悲傷。 從那之後,吳氏三姊妹開始在小茶館舉辦「微笑告別月」與大家分享如何用微笑與所愛的人告別,今年他們與郭惠娟的「死亡咖啡館」一起舉辦「告別通關」,聊身後事。 我們「Facebook」的人生 透過桌遊,讓平時不能談的事,可以用輕鬆的方式互相分享。大家在討論要舉辦什麼樣子的後事時,就有人分享若沒出現在自己「人生的畢業典禮」不是很奇怪嗎?因此他想每十年就辦一次生前告別式,讓所愛的人有機會一起聚集,分享彼此的思念。 (圖源:無事生活 Letterpress Tea House臉書專頁) 另一名參與的學員周淑美長期在安寧病房當志工,或許因為看多了,讓她看淡了生死,她笑說人生不就是facebook,非死不可嗎?或許妳現在看我很豁達,寫完遺囑,簽好捐贈大體,但其實一開始不是這樣的,也是透過許多課程與講座,讓她開始理解原來面對死亡是需要學習的。 當問到若妳的遺體成為大體老師,子女該如何思念妳?周淑美眼中帶著笑意地說「當你正在想我時,就是我在祝福你」,或許這句話就是最美好的寄託。 面對死亡除了恐懼、焦慮外,還有什麼呢?或許也能像郭惠娟說的一樣,以一種輕鬆、正向或坦然的態度面對。
蘇欣儀

2020年9月24日

1652
樂生院民的故鄉
撰文 /  林蕙竹  (圖片:院內石碑。圖片來源:樂生˙青年提供。) 【以院作家,大德曰生(í īnn tsok ka,tāi-tik  ua̍t sing)˙樂生院民的故鄉】   「以院作家,大德曰生。」是樂生療養院裡石碑上的一句話,意即樂生院民進入到樂生療養院後,便以此為家;《易經》中的「天地之大德曰生。」意為:天地間最大的道德便是愛護生命。此句話以此勉勵樂生院民在療養院區中,愛惜生命、休養生活。   走訪樂生療養院,有三條路可以走上去。一條為新大樓與舊院區間以樂生橋為連接;一條為經過新大樓後繞經捷運工程局施工處,走約20分鐘的路程;一條為經過舊院區附近的地方社區,走過新莊機廠的圍牆,便會通到捷運迴龍站的三號出口。每一條道路若非磕磕絆絆,即是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忍受熾熱陽光爬坡上樂生院區。 (圖片:樂生橋建好前,院民須走的通道。路旁皆為鐵絲網,行走路程20分鐘。)    住在最高處的藍阿姨今年已經87歲,她說起以往的樂生時,眼神中帶著嚮往、帶著懷念,「以前的樂生門口很漂亮喔!門口直接通往中正路,旁邊有樹有花,真的很漂亮!」原先部分舊院區已經被拆除,空出空間給新的醫療大樓。藍阿姨提到不願搬入新的大樓,「電梯很可怕欸,你看我的手,連操控車子都不簡單,電梯故障卡在裡面要怎麼辦啦?」藍阿姨的十指部分蜷曲、部分被截去,雖然能夠自在的在大空間裡操縱車子轉彎,但在狹小空間中,卻無法如此靈活移動。 (圖片:院民藍阿姨。)   樂生療養院自救會榮譽會長李添培阿伯今年已經86歲,是第一批面臨拆遷而住到組合屋的院民。現在的舊院區居住人口已不復當年的450位,僅餘7、80位,「新大樓位置很小啊,就是病房。」移入新大樓居住的院民,被當作病人對待,少了房舍後的庭院可以種菜、少了一群人一起看電視的歡笑聲、少了餵養貓狗的喜悅,更少了和大家一起吃飯、進佛堂、上教會的點滴時光。 【樂生保存運動中的挫折。】   樂生保存運動中,李添培阿伯提到過去的事情,難過的說,「那時的抗爭啊,很多院民受不了,有的自殺、有的上吊,我現在想起來齁,還是很難過的。」時任行政院蘇貞昌院長當時喊出90%保留,是已拆除大半部分的院區再保留九成,但後續又因捷運工程的需要,要再繼續拆除。   當時的行政院林組長邀請前往行政院抗爭的院民進入院內,表示要聆聽他們的訴求,要開會進行討論。當李添培阿伯一行人進入行政院後,林組長表示:「樂生院的院民,要為北市北縣600萬人民犧牲。」添培阿伯痛心的說,「臺灣這樣已開發的國家,工程進行卻還要犧牲人民的居住權?」;藍阿姨原先居住於貞德舍,在當時拆遷爭議中,曾經被警察圍起宿舍6、7次。「還不夠嗎?吃這麼多還不夠嗎?」言談中的委屈和難過,被迫離開原本家的傷心表露無遺。 (圖片:李添培阿伯。)   對樂生居民而言,樂生是他們過了大半輩子的地方,「樂生是我第一個故鄉。」添培阿伯說。當初樂生療養院建造前,日本皇家接納學者的建議,先行前往歐洲開會,確立「痲瘋病不傳染」的價值觀,回來時仍以隔離之方式建立樂生療養院。添培阿伯表示,現在只希望社會可以用誠心、愛心和細心,對待漢生病患,停止任何形式的歧視。 【青年學生的力量,伴隨院民走過抗爭點滴。】   青年學生在樂生保存運動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學生們很純潔,還沒受到社會污染。看到他們六步一跪,腳都磨破了,我都流眼淚了。」添培阿伯看著一旁的學生,眼神中傳達出感恩與疼惜。「沒有這些學生,樂生早就被拆掉了。」一直很關心學生身體的藍阿姨,不斷詢問樂生青年是否覺得太熱、是不是會太辛苦,噓寒問暖的傳達出深深的感激與心疼。   對添培阿伯而言,他最喜歡的是樂生療養院的煙筒。「剛來的時候,我還帶著書,想說我病好了就要回去念書,每天都很努力。我那時候問先來的人說,怎麼樣才可以回去,他們告訴我,從煙筒那邊出去就可以出去了。」添培阿伯後來才知曉,在樂生院區中過世的人,會被火化,燃焚的煙便會從煙筒出去:「我才知道,原來那就是出院。」看著煙筒,阿伯心中仍深刻記得當時對「自由」的嚮往。   樂生院民的抗爭,僅僅是為了想要保留家鄉,安然度過晚年,能夠想唱歌的時候高歌一曲、能夠在想要出去串門子時可以找到好友們;能夠和朋友一起下山購物、閒逛、能夠和朋友們一起接受所信仰的神明的洗禮。樂生療養院早已不是單純的療養院,而是自成一格的小社區,在迴龍捷運站的山上生生不息。
#人權
#社會運動
#樂生療養院
#樂生保留自救會
#搶救樂生
林蕙竹

2020年8月8日

1523
帶給樂生保存運動更大能量的社會運動者─樂生˙青年
撰文 /  林蕙竹 (圖片:樂生院民目送樂生青年六步一跪之苦行。圖片來源:快樂˙樂生粉絲專頁。) 【帶給樂生保存運動更大能量的社會運動者──樂生˙青年】   社會運動,是公民社會給予人民在無法依循管道伸張其權益時,得以使用的公民不服從方式;然而,許多社會運動背後,在失去民眾關心、失去媒體注目後,能夠持續倡議與堅持的運動者,仍屬少數。   樂生保存運動中,青年學生們陪伴樂生院民走過16個年頭,只要有院民在的地方,基本上皆可看到樂生青年的身影,隨護左右。長期抗爭的樂生社會運動,是臺灣整體公民社會的貴重資產。社會運動走來,到底有無對保存運動帶來希望?青年學生運動者,又是如何看待樂生保存運動? (圖片:樂生待整修的屋舍。) 【樂生文資保存與重建路之艱辛。】   樂生療養院曾一度被列為暫定古蹟,讓保存運動短暫獲得喘息。所謂暫定古蹟,是指審議文化資產過程的臨時狀態,文資進入到審議程序後,必須先保護且維持於現有狀況,經專家學者裁定後,方能決定其文化資產的價值。然而樂生療養院中,據新北市文化局的羅科長表示,「樂生療養院62棟建築中,只有47棟被列為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樂生療養院於審議過程中,並未等到被劃定為古蹟的時刻,過了六個月的暫定古蹟期限,仍持續面臨保存危機。   現為大四生的謝宗翰,從去年(2019年)九月加入樂生青年,原先只關注土地議題的他,從課業中抬頭,投身進入實務界的保存運動之中。想要長期蹲點議題的謝宗翰,看到樂生療養院遇到的運動困境,與被行政機關忽視的工程進度,「那時候(九月)樂生重建只在吵入口意象工程,但後續樂生重建的問題逐漸浮現。例如具有文化景觀的院舍要如何兼顧院民安養下進行修復,或是承諾拆除後會重建的院舍,進度沒有明顯進展。」 (圖片:樂生˙青年一員,謝宗翰。) 【六步一跪,盼官員與民間了解樂生。】   樂生青年從2006年開始,開始以「六步一跪」的方式向政府機關陳情。「我們希望官員可以和院民相同,聆聽院民與土地的聲音。」六步一跪的方式,是青年學生們希望政府能夠重視歷史傷痕,跪下不是一種乞討與求情。樂生青年用最純粹的態度,希望官員們能和他們一樣,貼近土地的脈動、聽到院民長期被社會歧視的聲音、理解權益應被保護的價值。 (圖片:樂生青年六步一跪。圖片來源:快樂˙樂生粉絲專頁。)   另一位樂生青年的夥伴林承鴻,高中時期開始關注樂生療養院的議題,「高中時期是以片面的、破碎的資訊認識樂生,加入之後才開始有全面性的了解。」樂生療養院的議題不單只是土地迫遷,也包含臺灣公衛醫療議題與人民權益。透過學生加入樂生保存運動,成為院民的強力後援後,議題的推廣才在近幾年有更大幅度的躍進。 (圖片:樂生˙青年一員,林承鴻。) 【社會運動下的動人,樂生體現公衛政策的價值。】   社會運動的過程中,有挫折,亦有感動。謝宗翰提到一次令他感到鼻酸與震撼的回憶,「那時候是肺炎疫情期間,富子阿姨(其中一位院民)他很常用即興唱歌的方式表達對土地的情感,向政府陳情。但她在那次的歌曲中,先祝國家平安順利,再說出自己的訴求。」院民是以有血有肉的感情,串起土地連結,他們在疫情當前仍然將國放在家之前,但他們的家,仍然在持續的抗爭中,如履薄冰的守護著。   林承鴻亦提到,樂生療養院是臺灣重要的醫療公衛議題,特別在新冠肺炎的疫情中,更應該認真對待樂生療養院。疫情當前,許多從國外歸國的國民,都需要接受衛福部隔離十四天的要求。隔離,本身就讓這些人和社會短暫失去鏈結;但樂生院民的隔離卻是一輩子,伴隨求學就業、社會連結等,我們所熟知的日常與互動,也一併受到剝離。「樂生療養院痛苦的過去,是全民都應該重視的,相關公衛政策也應當重新思考與訂立。」   「樂生療養院的事件,可以作為一種社會教育,回復原有的社會歧視與不當對待。」謝宗翰說明,樂生的重建與保存,是要避免政府採取「淨化政策」,歷史上發生的傷痕應被留下。「樂生和交通的議題,從來都不是二選一的選擇,應當可以思考出折衷的方案,以開放的角度出發,而非一味封鎖院民。」 (圖片:樂生橋鐵欄杆後,便是第一批被拆除的房舍。) 【樂生呼籲政府進行官民溝通。】   樂生青年呼籲蘇貞昌院長,可以實踐當初的承諾,也應當在具體工程上,讓捷運工程局與衛生福利部考量院民心願,而遵循院民的意見做出適當的工法選擇與重建院舍。無視運民的心願,實際上是不將院民當作完整的人,未看到院民的主體性,也沒有真實看到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性。「希望院長能實際來樂生走一趟,司法已經給予機會讓彼此有更好的討論。」   樂生青年們在多年抗爭下,仍然等不到官民溝通的一天。社會運動的侷限性,不斷被樂生青年們的六步一跪、苦行,以及和對各個來院參訪的社會民眾認真解說的誠懇與溫柔逐漸撼動。法院的判決書中強調溝通,居民十六年來也期許能夠看到官員們,願意和院民好好詳談、彼此交流,樂生青年們站在院民前、蹲在院民前、佇立於院民之後,僅僅希望社會運動能夠搖撼官方與人民之間久未通行的橋樑。   公視記者盡力想要採訪行政院的說法,然發言人回覆無意對此做出回應。官民溝通的橋樑至今仍未得通行。
#人權
#社會運動
#樂生療養院
#樂生保留自救會
#搶救樂生
林蕙竹

2020年8月6日

1992
樂生保存運動˙假處分的一線曙光
撰文 /  林蕙竹 (圖片:院民、義務律師團與樂生青年於法院前合影。圖源:快樂˙樂生粉絲專頁)            距今16年的樂生保存運動抗爭,歷經2007年的530保留方案爭議,和近幾年的入口意象工程爭論,樂生院民和青年學生們在109年7月7日,等來了一線曙光。   樂生療養院位處新莊斷層,捷運工程局挖去坡腳建造新莊機廠之方式,使療養院中的道路與建築皆出現裂縫,引發樂生療養院的走山危機。樂生療養院的入口意象工程與陸橋,捷運工程局在開工前未經過環境影響評估,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做出假處分的裁定,要求環評主管機關的環保署,轉請樂生園區整體發展計畫主管機關的衛福部要求執行機關之樂生療養院院方停工。負責樂生療養院打官司的義務律師團,可說是此次最大的功臣之一。 【義務律師團維護樂生院民權益,入口意象工程的可行與不可行。】   1994年,捷運工程局與臺北縣政府(現新北市政府)、新莊市公所(現新莊區公所)相互協調後,選定樂生療養院為新莊機廠之位置。捷運工程局於2003年預定進行第一次拆除,樂生療養院當時仍有上百名漢生病患者居住,且新的醫療大樓尚未建成,居民無處可搬遷下,引發居民、青年學生、社會運動者的抗議。   義務律師團中的陳孟秀律師,一開始只是在抗爭行動外支持的一個角色,但在漸漸深入瞭解相關樂生事務後,便投身成為律師團的一份子,以自己法律的專業素養協助樂生居民爭取相關權益。陳孟秀律師提及政府端和樂生療養院長期的角力時,「行政權中可依『重大公共利益』要求人民讓渡其權利。但政府總將『重大公共利益』簡化為『公眾運輸』或『交通建設』,難道樂生療養院所隱含的公共衛生、醫療、人權價值,就不是應該要保護的公共利益嗎?因地質不佳而造成捷運公共工程品質和造價昂貴,就不是公共利益嗎?」 ( 圖片: 義務律師團:陳孟秀律師。)    2015年時,衛福部召開「樂生園區整體發展計畫」,由國家發展委員會召集相關部門、青年學生和院民,協調樂生療養院的重建、拆遷和入口意象工程。當時的會議內容,全體對入口意象工程以緩坡和減軌的建造方式達成共識,稱為「和解樂生」。然而,捷運工程局後續的施工方式卻以懸空陸橋外加電梯之工程取代樂生青年所提出之緩坡大平臺方案。   捷運工程局施勇伸副總工程師不斷強調,緩坡大平臺的方案本身即為一「不可行」工程。「一般道路坡度規定要12%,如果照樂生青年提的方案,坡度會變為16%~20%,但無障礙空間的坡度規範是8%。而且在建造緩坡的工程時,要覆土20~30公分,也無法種植行道樹,本身就無法回覆。」另外,施副總工程師點出建立相關工程所要做出的減軌工程,「那就會讓現行班距不可能繼續縮短,或者隧道內如果發生緊急狀況,原先的反應距離是500公尺,減軌後會增加為1400公尺,大大縮短反應時間。」除了工程上對院民可能造成的困境外,是否能以其他工法相對避免,民間與政府端的說詞不一,更凸顯官民溝通的重要性。   針對懸空陸橋方案,義務律師團中的資深蔡雅瀅律師表示,「從人本的觀念思考,『拆橋』本身是讓所有人有公平通行的權利,全臺各地都在進行拆橋工程,只有樂生這邊要走回頭路,建立一座新的陸橋,而非還給居民公平的通行權。」蔡律師曾經看過與漢生病患相關的攝影展,為此受到極大震撼,而投身樂生保存運動中的後援──義務律師團。 ( 圖片: 義務律師團:蔡雅瀅律師。) 【假處分裁定,法官呼籲「官民溝通」】   在這次的假處分裁定中,便提及「官方未和院民對話」,陳律師表示,這次的假處分正面鼓舞院民,讓他們相信司法程序是可以協助他們保留自己的家園。做出此次假處分裁定的法官,實際到樂生療養院瞭解情況,「法官的作法打破許多社會歧視,也讓司法更貼近人心。」陳律師侃侃而談在審理過程中,法官對樂生療養院和案件的重視,「法官先請律師提供大量資料給他,這些資料都是多人接替寫下來的,蘊含很大的運動能量;法官也請相關部會到場說明。」   法官在裁判主文中充分展現其溫柔細膩,「我們社會,可以透過樂生療養院環境的保存、破壞或重塑,選擇召喚哪些記憶,又或是選擇讓哪些記憶消逝,甚至創造哪些記憶,而成為我們自身的認同。這樣的認同抉擇,不應該僅僅是出於執政者的政治或經濟思考,也不應侷限於菁英式的專業判斷,而是應該經過公民社會中多元價值平等論述的過程,凝聚共識來形成。」法官強調充分的對話,避免文化資產的詮釋都交由行政官僚體制,才可以形塑出歸屬認同。   蔡雅瀅律師提到,「《國際人權公約》早就要求在迫遷的事情中,要有充分的溝通。」臺灣近幾年不斷在撰寫國際人權報告,欲向聯合國強調臺灣對人權的維護與重視,「臺灣可以就從樂生做起,許多國際專家都重視漢生病患的人權,如果臺灣願意從樂生開始,就可以真正做到『人權立國』。」   《環評法》規範,開發單位應向主管機關提出主方案和替代方案,蔡律師表示,「我們很希望他們可以將大平臺作為主方案考量,亦或是當成替代方案,將兩者比較分析後再做出決定。」蔡律師亦提到,臺大地質系的陳文山教授曾解釋,土方挖去坡腳的方式會使其不安全,蔡律師提出自己的構想,大平臺方案是否有助於山坡回填土,可以穩固整座山,較具安全性,而得到臺大城鄉所劉可強教授的認同。入口意象工程何種較能符合安全、何種較貼近院民的需求,都有待雙方討論後所共同同意的共識。 ( 圖片: 興建中的懸空陸橋。) 【撫慰及補償,對抗歧視的下一步。】   陳孟秀律師感慨的說,臺灣不重視文化,很多重要的文化資產都面臨保存困境。「像之前院民辦活動,樂生療養院院方卻告知院民不得煮東西,院民不可以宴請自己的朋友來家裡,這就是否定住民的主體性啊!」院方和社會從未以正面的態度面對院民,自救會會長李添培說:「這根本就是歧視。」   蔡雅瀅律師談到漢生條例中的立法精神,應是撫慰和補償,絕非單純建立一個具商業化的園區。歷史意義和它的原始樣貌才是應當要努力的方向,人權園區要顯露的是院民被當時的公衛政策犧牲,而我們要寫下這段歷史。「16年的保存運動,是臺灣這個公民社會很重要的資產。國發會的會議若遵循原先的會議共識而續行工程,代表過去的傷痕開始癒合,重建樂生也是癒合社會的傷口,這樣當初的那些犧牲就能夠被治癒。」 ( 圖片: 樂生院民住家,文字:樂生快活。)
#人權
#社會運動
#樂生療養院
#樂生保留自救會
#搶救樂生
林蕙竹

2020年8月5日

1541
【採訪側記】罷工這堂課
撰文 / 李婕綾  攝影  /  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一個人,要犯多大的錯,才需要蹲在另一個人的椅子邊道歉45分鐘? 採訪林銥覲打破了很多我對空服員日常的想像。 那一天,我們凌晨四點多拜訪她,她當天的航班是桃園飛東京的來回航班,也是這一次工會訴求九條有超過12小時日工時之虞,而要求改過夜班的爭議航班之一。 「我常常要調三、四個鬧鐘。」這一天,林銥覲手機裡設定了三個鬧鐘時間,加上傳統鬧鐘,總計有四個。 「我們的工作,沒有固定的上班時間,而且常常起床時間,有時今天是晚上,後天又要變凌晨,所以很怕睡過頭遲到。」 沒有固定的睡眠作息,很難調配生理時鐘,因此前一天林銥覲其實也沒有太多睡眠。 「一方面會擔心時間,一方面也睡不著,所以也只能躺著。」林銥覲說。 飛了九年的林銥覲,隨著她服勤的航班在各地停留。 ( 圖片:林銥覲(左一),為長榮空服員成員之一。) 「一天有24小時,你上班8小時後,是不是會有16小時的休息時間,然後再繼續上另一個8小時的班?我們可能是連續上班16小時後,然後可以休息32小時,空服員只是把工時集中在一起,然後再休息。」 聽起來,空服員的工時是一種先苦後樂的工時。 「樂不起來。你到外站後,第一你可能很累了,第二會有時差的問題。比如多倫多跟我們有12小時的時差,多倫多的白天是台灣的晚上,你到那邊,一來很累,二來因為你的身體還是台灣晚上的時間,所以你如果要在當地白天出門看看世界,就是一種很熬夜的狀態。」 林銥覲不諱言,確實,一開始飛的時候,到了外站會強撐著出門看世界,但後來,會以台灣時間為主,在國外繁華的白日,她會選擇過台灣的晚上時間在飯店睡覺,到了台灣白天時間,當地入夜,她一樣在飯店休息。 (圖片:空服員與一般上班族的作息不同,可能會連續上班16小時候,然後可以休息32小時。) 「這也跟身體狀況和體力有關。」林銥覲說。 在她房間牆上掛著最近的兩包藥袋。 「我要看很多醫生。」林銥覲苦笑著,藥袋裡有胃藥、肌肉鬆弛劑、止痛藥,另一袋則是皮膚科用藥。 後來發現,「看醫生」幾乎是空服員休假時的經常活動。 「我的肩膀跟膝蓋有舊傷。」跟黃君婷在中醫復健診所碰頭前,曾經試圖要約個時間拍攝空服員的行李,因為微波食品或泡麵是空服員在外站的常備食品。 「你在外站肚子餓的時候,常常是當地的半夜,不見得有東西吃,就算有,可能也很貴,所以我們會帶微波食品或泡麵餓的時候吃。」許多空服員這麼解釋。 然而,很難與黃君婷約到合適的時間。 「我正要從曼谷去倫敦。」第一次聯繫上黃君婷,她不在台灣。 「我X日晚上才會回到台灣,可能要接近12點才會到家喔。」那是她飛回台灣到家的時間。 「可能要X日凌晨三點。」那是要拍她下一趟服勤準備上班場景的時間。 「我是不是很難配合啊?極晚又極早?」溝通後黃君婷不好意思的說。 然而,隨著罷工行動,我們第一次的拍攝是在中醫復健診所,她必須好好處理舊傷。 「我剛有跟醫生講,我大概一個月看三次,醫生說,不夠,你一個禮拜要看三次。」復健結束,黃君婷說。 黃君婷空服員資歷只有三年,不過身上已經有舊傷。常常提重物、彎腰、蹲跪,常造成空服員關節、肌肉等傷害,時差、艙壓也讓內分泌失調、免疫系統問題成為空服員常見的就醫原因。 然而這些過勞或職業傷害並不是黃君婷挺身抗爭的主要原因。 (圖片:6月20日,長榮航空與工會再起協商卻依舊破局,桃園空服員職業工會宣布,決定在20日下午4點開始罷工,衝擊航班及旅遊業者。) 「最主要是因為一口氣。」黃君婷說。 氣什麼呢? 「像擦屁股還有A片事件,讓我覺得公司沒有尊重、保護我們。」 今年發生一起外籍乘客要求長榮空服員協助如廁事件,引發社會譁然。然而,這只是空服員在高空上,情緒勞動壓力的冰山一角。 「我們在高空上的心理壓力真的很大,要擔心很多事情,飛安啦,乘客的需求啦,很多。」上班途中,林銥覲聊到空服員看不見的情緒勞動。 「有些時候,乘客的要求真的會讓我們很為難。比如,我們很常碰到經濟艙的乘客要求我們提供商務艙的物品,但是公司其實有規定我們不能提供跨艙等的服務,可是,有時客人會說,我是卡客,以前別的空服員都會給我,你為什麼不給我?那我該不該給他呢?我不給他,他可能會投訴我,而我不知道,我會不會因為這樣的投訴被公司處罰,我給他,又違反公司規定,也可能會被處罰。」 機上乘客服務鈴每一次亮起,除了代表一趟機艙來回的走動,背後還有必須讓客人開心下飛機的壓力。 (圖片:這次長榮空服員罷工為台灣史上第一次全女性罷工事件,引起社會關注。) 「我從起飛後,我就一直蹲在他的旁邊道歉到即將降落。」林銥覲說起曾經有過的一段經歷。那是那是一段扣掉起降,飛行時間大約45分鐘的航程,起因是組員忘了乘客要一份報紙的要求。 「我不得不說,我當時的確是因為太害怕了,因為這個客人很生氣,很生氣。後來,他說要具名客訴我,我就提供我的名字給他,後來這個客人想一想就說,如果我具名客訴你的話,你會得到什麼樣的懲處?我就說,我很有可能今年的考績跟考核會受到影響,那有可能獎金會受到一個蠻大的影響,然後這個客人聽完以後,他深吸了一個非常大的口氣說,唉,好啦,大家都是辛苦賺錢的人,那我這次就放你一馬,我希望你們以後不要再犯這樣子的錯了。於是我就被放了一馬。」說到這,林銥覲苦笑。 而我依然無法理解,一個人,到底要犯多大的錯,才需要蹲在另一個人椅子旁邊道歉45分鐘? 「所以,很多時候即使我們知道這是不該做的,可是我們更害怕的是,如果我們今天沒做,會不會被公司追究,因為我們沒有讓這個客人開心地下飛機。」 難道沒有明確的處罰機制嗎? 「這就是我們為難的地方,因為常常同樣的狀況,A被這樣處理,B可能會是另一種處理。我們這一次的訴求裡面就有要求,我們希望在可以參與公司的治理之外,在所謂人評的機制是不是也可以進入。」林銥覲說。 (圖片:工會這一次的訴求包括推派勞工或獨立董事,代表著勞方除了參與公司治理之外,也希望能獲知公司經營的重要訊息。) 除了進入人評會,工會這一次的訴求還包括推派勞工或獨立董事,這代表著勞方除了參與公司治理之外,也希望能獲知公司經營的重要訊息。 2016年復興航空無預警停飛,1700多名員工無預警失業,加上過往資方無預警歇業或無預警大量裁員的案例,讓台灣工運團體開始思考國營事業所設置的勞工董事能不能在民營公司落實,讓勞工能進一步參與公司治理同時獲知重要經營資訊。 立法院財委會也曾有立委提案,是否修訂證交法增訂上市櫃公司必須設置勞工董事,不過金管會針對當時1513家上市櫃公司調查意見,其中有76%公司反對設置勞工董事,法案最後擱置。 「其實,我只是希望公司能多尊重我們,像日支費,我們也沒要求公司一定要提高到150元,150元是天花板,可是90到150,公司卻一直堅持90。」備受外界抨擊的調高日支費要求,對黃君婷而言,背後有更大的意義,「提高幾塊錢也好,什麼都是公司說了算。」說到最後,黃君婷已經有些委屈。 什麼都是公司說了算,也許,這才是黃君婷堵住的那口氣。 「大家想一下,勞工今天罷工他承受的風險是罷工期間沒有工資,而且罷工之後可能會被秋後算帳,風險是非常高的,那這些人還願意去參與罷工,我覺得追求的已經不是單純多少錢的問題,而是說,我要求的是參與經營,希望這個經營的事業單位,不要這樣子獨斷的去決定我的勞動條件。」在交大科技法律研究所助理教授邱羽凡眼中,長榮空服員的罷工,是一場勞方對資方獨斷決定勞動條件的逆襲。 (圖片:7月6日,長榮空服員罷工事件劃下句點,然而這次的罷工事件,社會評價兩極。) 然而這場逆襲,除了挑戰台灣社會對空服員這類傳統印象中的「貴族勞工」出來抗爭的合理性思維,也要與傳統職場觀念對決。 「不爽不要做,就是我們不要解決問題。在全世界比起來,台灣其實工時算長,工資算低,那我覺得會變成這種局面,勞資雙方各自都要負這個責任,勞工也有責任,今天面對問題,我就不解決、不處理,我就不爽不要做,因為這樣我受到的譴責最小,最後就變成整個社會來承擔這個惡果,就是我們整個社會的勞動條件永遠不會提升。」邱羽凡說。 「不爽做,不要做。」、「有本事就去別的公司。」,這類聲音並不只出現在長榮罷工事件中。 「我們必須知道有些工作會一直存在,大家面對惡劣的勞動條件都抱持,不爽就不要做,我就換公司,或者我提升我的競爭力,然後去別的地方,那這個惡劣的勞動環境就會一直存在,就會是最弱勢、最沒競爭力、最沒選擇、最資淺的人來做。」邱羽凡說。 「小時候不是要寫我的志願嗎?他說,我長大後要跟爸爸一樣當空服員。」兒子的志願是潘家洛投身工會爭取勞動權益的起因,身為華航空服員,他也是當年華航罷工高雄地區的主要籌備者。 採訪潘家洛當時,他從空服員被轉到為貨運管理員,當時公司給的懲戒理由,是在機上穿戴手套送餐,然而潘家洛心裡清楚,主要原因還是罷工。 「總要把以後的勞動條件改好吧,不能說兒子以後進來還跟爸爸一樣,再去簽84條之1(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公告之工作者,得由勞雇雙方另行約定,工作時間、例假、休假、女性夜間工作,並報請當地主管機關核備。意即,經主管機關核定的特定工作,勞雇雙方就能自行約定工時、休假等事項。亦為當年華航空服罷工主要爭議。),這不對嘛。」 (圖片:當勞工權益未受保障,很可能會起身抗爭,爭取自己的權益。) 潘家洛因為兒子的志願而栽進工運,即使罷工後面對各種壓力,他仍希望未來兒子投身志願職場時,勞動條件與勞動環境都有所改善,而他願意當那個挺身改善的人。 我一直記得潘家洛的這段訪問。 「我沒有不愛或不珍惜這份工作,正因為我很喜歡這份工作,所以我才希望,我還有大家可以飛得越來越開心,大家也可以維持更好的身心靈狀況,去讓自己繼續保有這個工作的熱忱,甚至有這個能力讓自己的身心靈狀況更符合可以繼續飛行下去。」這是林銥覲挺身抗爭的原因。 林銥覲的床頭放了一本書,書名是「快樂就是500個生活裡的小幸福」。而我忘了問林銥覲,如果把整場罷工事件當成一堂課,在爭取勞動人權的課程中,她是否找到了幸福與快樂? 後記:後來發現,空服員在飛機上也要負擔飛安責任,有許多相關訓練,所以,請不要再說「空服員只是在高空端盤子的服務生」。
#長榮空服員
#罷工
李婕綾

2019年7月22日

6988
【採訪側記】流亡下一站
撰文 / 李婕綾 攝影 / 張智龍  「我要去一趟達蘭薩拉。」確定要做「西藏抗暴60年」專題後,針對身邊的親朋好友作了小數據民調「那是哪?」十個受試者有九個回問。「西藏流亡政府所在地。」「那是哪?」「達賴喇嘛住的地方。」 「喔。」十個受試者中有十個知道達賴喇嘛,「所以是在?」超過七個受試者對達蘭薩拉依然沒有印象。 達蘭薩拉,位於印度北部喜馬偕爾邦,背靠喜馬拉雅山,終年都能遙望被白雪覆蓋的山頭。八世紀始已有藏民移居於此,1959年達賴喇嘛出逃中國落腳達蘭薩拉,在此建立西藏流亡政府,因而有小拉薩之稱。 (圖片:達蘭薩拉,位於印度北部喜馬偕爾邦,背靠喜馬拉雅山,八世紀始已有藏民移居於此,1959年達賴喇嘛出逃中國落腳達蘭薩拉,在此建立西藏流亡政府,因而有小拉薩之稱。) 對於這個位於印北的山城,文獻中,歷史及地理背景大約都是如此描述。而有關達蘭薩拉的報導,則以達賴喇嘛的訪談、藏人被迫害以及流亡背景佔了大多數。 而我卻好奇:流亡政府如何運作?有多少公務員?每年要花多少預算?錢從哪裡來?議會開會砸不砸椅子?中間道路與獨立派吵不吵架?人民直選的流亡社會有什麼樣的選舉文化?言論及新聞夠不夠自由?流亡60年後,藏人擔不擔心下一代只剩藏人的臉,卻不再有藏民族的靈魂?流亡藏人還認不認同自己的文化與血統?流亡社會的人們如何生活? (圖片:即使不是在自己的國土上,藏人們依舊高舉國旗,透過遊行表達心聲。) 我帶著這些問題,飛往德里,在機場過了一夜後,再轉搭印度國內線的小飛機到了達蘭薩拉。 (圖片:抵達達蘭薩拉時,能遙望終年被白雪覆蓋的喜馬拉雅山山頭。) 「McLeod Ganj?」在機場計程車招呼站,告訴調度員要去Dharamsala,對方回問,才猛然想起,Dharamsala是一個統稱,流亡政府及藏人群居地名為McLeod Ganj,外界則稱上達蘭薩拉。 離開Dharamsala市區,沿著山路蜿蜒而上,先經過Kotwali Bazaar,是較多印度人居住的山腰小鎮,外界則稱下達蘭薩拉。之後經過一片具藏族色彩的建築群,發現是當地印度人稱Library,藏人稱為「政府」的藏人行政中央,也是外界較為熟悉的西藏流亡政府所在。最後,到了McLeod Ganj,達賴喇嘛就住在這裡。 (圖片:一片具藏族色彩的建築群,是當地印度人稱Library,藏人稱為「政府」的藏人行政中央,也是外界較為熟悉的西藏流亡政府所在。) 今年是西藏抗暴60年,意味著達賴喇嘛出逃中國已經60年,跟隨著他的藏人們也流亡了60年。 「我有很多在城市工作的朋友,他們會問我要不要去那邊工作,當然薪水會比現在的工作高,可是我不願意。因為我從中國出來後,從到兒童村開始,一直受到照顧跟栽培,現在是我該為藏人盡一分力的時候。」巴桑頓珠是藏人行政中央500多名公務員其中之一,隸屬外交與新聞部中文組,主要的工作是負責中文新聞編輯、撰寫以及播報。對於公務員職涯,同時會說中、英、印三種語言的巴桑以這樣的標準做選擇。 (圖片:巴桑頓珠是藏人行政中央500多名公務員其中之一,隸屬外交與新聞部中文組,主要的工作是負責中文新聞編輯、撰寫以及播報。) 公務員,在流亡社會中代表的是一份穩定的工作,薪水比普通餐廳服務員高,但遠不如去大城市當上班族。 「巴桑,你的夢想是什麼?」我問著對公務員志業滿是熱血的巴桑。 「我就想,把我份內的工作做好,尤其是播音,能更專業。」 「還有呢?」 「回家看一看吧!」沉默了一瞬,巴桑說。 在達蘭薩拉,幾乎每個藏人都有流亡的故事可以說,有的故事是自己的,有的故事是家族的。 而這段流亡之路,並不在達蘭薩拉或是印度就結束。 「在藏人家庭裡,一定會有佛龕,在我老家,達賴喇嘛像都要藏起來,被搜到就慘了。在這裡,一定會把達賴喇嘛像掛出來,還有西藏國旗。」潘多丹增簡單介紹她的居處,也特別介紹了流亡社會裡藏人家庭的必要裝飾。 (圖片:居住在達蘭薩拉的藏人們,一定會把達賴喇嘛像、西藏國旗掛出來。) 潘多丹增是我們這一次的翻譯,我們到她家看看一般藏人家庭的生活環境,同時透過她正在上學前班的兒子龍珠,觀察藏人如何透過「白色星期三」這個特殊節日延續藏族傳統文化。 有位親戚暫居她家,正等著離開達蘭薩拉,到其他國家。 「要怎麼離開?」我問。 「用盡一切辦法。」潘多丹增沒有詳細告訴我,何謂一切辦法。 「確實,藏人會出現很強大的移民潮。」前往達蘭薩拉之前,訪談台灣的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董事長達瓦才仁,他曾透露。 「離開的人真的很多。」因為當志工,卻因緣際會結婚生子,最後留在達蘭薩拉的張依潔說。 來自台灣的張依潔協助她的先生打理Tibet World。Tibet World是一個語言學習中心,提供英、法、德、中,四種語言學習。 「藏人很多人是去歐洲,所以他需要德文跟法文,法國也是滿大的一個族群在的,英文的部分有澳洲跟加拿大,中文的部分是因為他要回西藏,所以他需要去學這些最基本的會話。」張依潔說。 (圖片:桌上擺著Tibet World語言學習中心的漢語教材,協助先生打理語言中心的張依潔說,有許多藏人學習外語,目的是想離開達蘭薩拉,移民至下個國家開啟新生活。) 從Tibet World所提供的語言學習,可以歸納出藏人移民的足跡。不過這幾年歐洲難民潮問題,使得審核漸趨嚴格,澳洲與加拿大成了近年藏人們最大宗的移民區。 「所以,他們學習語言是為了離開?」 「是,沒錯。」張依潔說。 「可是,他們怎麼去?」 「用盡一切辦法。」張依潔同樣沒有詳細告訴我,何謂一切辦法。 「假結婚,或者用各種方式出去,留學、買假護照。出去以後,再想辦法留在當地。如果是在對難民比較友善的國家,可能就直接撕掉假證件,然後申請庇護。」直到回台灣後,一位在台藏人朋友才告訴我。 「假護照的行情是?」 「看地區,不過三十到五十萬盧比是一般行情。」 「你們怎麼知道跟誰買?」 「總會有做出口碑的人。」朋友說。 在印度,藏人至少要持有難民證(目前改為單張文件,由印度政府發)、旅行證(由印度政府發)、流亡藏人自願納稅手冊(綠本子,由藏人行政中央發)三種主要證件。正常狀況下,幾乎沒有成為公民的機會,更不能合法擁有自己的房產,於是「到西方國家」就成了追求更好、更穩定生活的選擇。 「自從印度政府推觀光還有換鈔後,達蘭薩拉生活壓力變大很多。房租、物價什麼都漲,我們住的地方本來是8500盧比現在漲到9300盧比,這都是兩三年內的事。」張依潔說。 除了物價,藏印之間的矛盾也凸顯流亡藏人在印度社會裡,人在屋簷下的壓力。 因為達賴喇嘛、因為藏族文化,讓達蘭薩拉這個原本默默無聞的印北山城,成為印度境內獨特的觀光景點。當地印度人無形中也受惠這份商機,為藏人在印度社會取得棲身之地。不過藏印之間卻有許多看得見與看不見的煙硝,例如:房租飆漲、被印度房東收回經營的店舖、屢傳的藏人遭毆事件等等…生活上的摩擦不勝枚舉。 生活的不確定、物價的壓力、與印度社會的融入不易,再再成為流亡藏人向下一個國度移動的推力。 (圖片:生活的不確定、物價的壓力、與印度社會的融入不易,再再成為流亡藏人向下一個國度移動的推力。) 「藏人很神奇,妳看我先生,他從中國出來後,很小就要一個人生活,雖然說在兒童村有人照顧,但是很多事情其實都要靠自己。不過,從他身上完全看不到什麼陰影或創傷。很多藏人都是這樣,他們遇到問題或困難,也不會困在裡面很久,會覺得這就是佛家的業,就是用佛學的哲理幫他們度過。」張依潔描繪了流亡藏人隨遇而安的豁達面。 確實,走在達蘭薩拉街頭,無論是僧侶或是穿著傳統藏服的老人家(明顯反映移民潮下,青壯人口外流、社會老化),都帶著或大或小的微笑。有一回,邊走路邊看手機訊息,一位路過的僧侶還提醒要注意路邊的水窪;在藏營攤位隨意看商品(近年許多印度房東收回店舖經營,藏人商家大多轉租攤位),因為感冒,兩三個緊鄰的攤主急忙互相調用衛生紙,給翻著袋子找半天的我擦鼻涕。 我想起出發前同事對達蘭薩拉的評語。 十年前,有同事到達蘭薩拉,最後以「流亡烏托邦」為題做了報導,也為流亡社會做了註解。 十年後的達蘭薩拉,雖然面臨移民潮以及尊者日漸老去的更嚴峻考驗,不過社群裡互相扶持、相濡以沫的氛圍,依然讓烏托邦色彩不減。 「我很佩服流亡社會,在別人的土地上自立了起來,彼此幫助,而且還能保持樂觀與豁達。」採訪接近尾聲,在看過藏人行政中央如何運作、從不翻桌搶麥克風的人民議會、流亡社會如何積極保存傳統文化、藏人們的離開與留下,有感而發。 (圖片:藏人們的議會運作,是西藏流亡政府在別人土地自立的象徵。) 「關起門還是會吵架,而且會用敬語諷刺對方。」潘多丹增說。 「我們也有我們的社會問題,例如濫用藥物等。」當地藏人朋友語帶保留。 後來發現,流亡社會相當團結,無論內部有什麼衝突,或是較為負面的社會問題,藏人們輕易不讓外人了解。 「因為外界會說,流亡藏人,啊,就是達賴喇嘛帶領的那群人。那不行,是我們自己做錯事,不能讓法王被批評。」在台藏人朋友札西慈仁說。 札西慈仁從沒到過西藏,或者應該說回西藏,西藏是他父親心心念念的故鄉,身為流亡藏人第二代,他卻從未親身踏過西藏的土地。 然而,他離開印度到台灣,學中文、做西藏運動。 「我不擔心藏人離開達蘭薩拉或是離開印度,像我,我到台灣來以後,我做西藏運動,我讓台灣人知道西藏的議題、西藏的處境。很多離開的西藏人,跟我一樣,我們把西藏的問題擴散到全世界讓大家知道。」札西說。 與札西見面的那天,他正要去繳稅。 流亡藏人有一本稱為綠本子的自願納稅手冊,所繳納的款項用來支撐藏人行正中央的運作。 (圖片:流亡藏人有一本稱為綠本子的自願納稅手冊,所繳納的款項用來支撐藏人行正中央的運作,許多藏人會自發性繳稅,支持流亡政府運作。) 「妳看,我們即使不在印度,但是我們還是支持我們自己的政府。就算沒有強迫我們一定要繳,我們也會自願繳。」札西拿著從沒缺交紀錄的綠本子。 對於流亡藏人的離開,或許可以樂觀看待。
#西藏
#達賴喇嘛
李婕綾

2019年7月22日

6611
【採訪側記】為何藏人如此尊敬達賴喇嘛?
撰文 / 李婕綾 攝影  /  張智龍  「妳一定不能用『達賴』這個簡稱稱呼法王,這很不禮貌,也很傷害我們藏人的感情。」前往達蘭薩拉之前,我與藏人朋友札西慈仁見面,想問問他達蘭薩拉的現況,提到藏人的精神領袖,他很鄭重提醒我。 札西慈仁,第二代流亡藏人,1998年來台,直到2004年才取得中華民國身分證,目前是西藏台灣人權連線理事長。許多台灣民眾對他的印象是,每年3月10日都要在西藏抗暴紀念遊行中呼籲台灣社會關注西藏議題,以及2008年奧運聖火到日本時,高喊「Free Tibet」衝進聖火傳遞隊中­被日本警方逮補。 「為什麼呢?」我問。 「主要是中共每次提到法王,都要說『分裂份子達賴』、『達賴集團』,這很不尊重,我們很不喜歡。」 「那我應該怎麼稱呼呢?」 「妳要說『達賴喇嘛』,如果妳能稱呼法王『達賴喇嘛尊者』就更好了。」 在關於稱呼的簡短談話裡,我發現,藏人們普遍用「法王」或「尊者」來稱呼他們敬愛的達賴喇嘛,用「中共」來稱呼中國,表示他們的排斥與不認同。 幾次與在台藏人接觸,無論他們的性格或靦腆或外放,普遍都有著一種安適,沒有印象中流亡民族具有的深刻悲情。 「我認識的藏人好像都滿樂天的,是我的樣本數太少嗎?」在與一位到台灣學習中文的年輕藏人訪談中,我提出這個疑問。 「反正,我們都已經流亡啦,還有什麼可以害怕或可以失去的呢?再說,無論如何,我們都有達賴喇嘛。」這樣的回答,充分反映了樂天精神與對達賴喇嘛的依賴。 「達賴喇嘛」在藏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以及在藏人社會中的深刻影響力是無庸置疑的。然而,我的疑問是,為什麼藏人如此推崇他?帶著這個疑問,我到了達蘭薩拉。 先從幾張照片,看看達賴喇嘛在藏人心中的地位及影響力。 (圖片:來自青海的曲札嘉措,跟隨達賴喇嘛,與同伴輾轉來到達蘭薩拉;把達賴喇嘛照片(法相)設置為手機桌布,對他來說,「達賴喇嘛就是我們的全部」。) 曲札嘉措來自青海,年少時與同伴翻過喜馬拉雅山輾轉到了達蘭薩拉,目前是民間組織「國際中間道路民眾運動組織」副會長。 「中間道路」是達賴喇嘛為了和平解決西藏問題在1974年提出的主張,主要精神是,藏中和談時不追求政治獨立,而是爭取名符其實自治地位的內定政策。 先不談「中間道路」的內容以及藏人社會的反應,讓我訝異的是,偶然中看到曲札嘉措的手機桌布是達賴喇嘛的法相。是的,在藏人社會中,提到達賴喇嘛的照片,都以法相來尊稱。 「你的手機桌布居然是達賴喇嘛!」 「達賴喇嘛就是我們的全部。」曲扎嘉措溫和的語氣中,有種絲毫沒有遲疑的肯定。 「我想問一個有點不禮貌的問題,如果有一天,尊者不在了呢?」我遲疑地問出這個在藏人社會裡有些不敬的問題。 過去,「達賴喇嘛離世」這個問題,在藏人社會中幾乎是不能拿到檯面上討論的問題,但隨著尊者年紀漸長,已經逐漸無法迴避。不過在與藏人討論這個問題時,最好還是先致個歉。 「如果尊者不在了,我就回青海去,回青海做西藏運動。」手機裡存了各種尊者法相的曲扎嘉措說。 (圖片:「達賴喇嘛尊者就是我們的希望,只要尊者在達蘭薩拉,我就會在達蘭薩拉。」潘多丹增皮夾裡,也見得到達賴喇嘛的身影。2008年發生在拉薩的請願運動,演變成武力鎮壓後,潘多便有了離開家園念頭。) 潘多丹增是我們這一次的翻譯,打開她的錢包,裡頭放的照片是達賴喇嘛的法相。 潘多丹增曾經是中國重點栽培的藏人,她當年的同學,有許多都是目前中國藏區的幹部。她在2013年出走中國,流亡印度。 「妳當初為何要離開中國?原本妳可以有大好前程。」我問。 「主要是2008年那一次的鎮壓,讓我受不了,太野蠻了。」 2008年3月發生在拉薩的請願活動最後演變為武力鎮壓,被逮捕、失蹤的藏人不計其數,藏人社群裡流傳出各種受迫害的消息。 「我們老家那邊有年輕人被抓走,放回來後,臀部的肉都被割下來了。」講起這些訊息,潘多眼裡淚光閃爍。 在那年,潘多有了出走的念頭,也開始她這一生茹素的飲食。 「達賴喇嘛尊者就是我們的希望,只要尊者在達蘭薩拉,我就會在達蘭薩拉。」 (圖片:除了家裡,每一個公共空間包括街頭、藏營餐廳、藏營商店,達賴喇嘛更是無所不在。我常覺得,在達蘭薩拉,每天都跟尊者一起吃飯、逛街。) (圖片:在達蘭薩拉,每個禮拜三除了要文化復興之外,藏營餐廳只提供素食,表示對達賴喇嘛的尊敬,許多餐廳及店家乾脆選這一天公休。) 在達蘭薩拉,有「白色星期三」的活動,這一天,藏人們要穿藏服、吃藏菜、說藏語。這個活動由中國境內的藏地傳出,是一個保存自己文化的不合作運動,到了達蘭薩拉被正式且全面推行。 「為什麼是星期三?」 「因為達賴喇嘛尊者出生那天是星期三。」藏人說。 「有些藏人甚至不吃豬肉,因為達賴喇嘛尊者在金豬年出生。」藏人說。 達賴喇嘛在藏人生活中無所不在,這些景象,在在證明達賴喇嘛在藏人社會中的地位,然而卻無法解答我「為何藏人如此尊崇達賴喇嘛?」的疑問。 「在西藏,活佛很多,到處都是活佛,可是不見得每一個活佛都被藏人尊敬,我們主要是看,這個活佛這一世在這世間的修為,他做了什麼。」在一次閒聊中,潘多告訴我關於西藏活佛的事情。 「那達賴喇嘛呢?尊者做了什麼?」 「尊者很偉大的。妳看,他十幾歲就親政了,當時西藏內外情勢很糟,可是他十幾歲這麼年輕就扛下西藏的責任,甚至在流亡期間帶領藏人,給我們希望,教導我們怎麼面對這些糟糕的事情。」 我想起到達蘭薩拉的第一天,一個印度媽媽(不確定是不是真的),帶著稚齡的女兒(不確定是不是租的),跟著我從街頭走到街尾,一路說著「不用給錢,只要食物,寶寶餓了。」 其後,我在達蘭薩拉街頭,碰上不同的乞討者,這些乞討者,都是印度人,他們在自己的國家向人乞討,然而沒有一個在別人土地上流亡的藏人,向人伸手。 「我們藏人不允許自己做這樣的事,我們會想辦法自力更生,如果我們有族人面臨困難,我們也會幫助他,不讓他向人伸手。」在訪問當地一個民間組織時,受訪的藏人回答我關於「藏人不向人乞討」的疑問。 我想起所讀的資料中,流亡之初,達賴喇嘛除了帶領藏人建設公路、開墾荒地,更帶領藏人設立學校。 「那是真的,我跟你說,我們雖然流亡印度,可是我們沒有依賴別人,我們自己修路、墾地,而且你知道嗎?我們還幫印度政府打仗。」對於藏人在別人的土地上如何有尊嚴的生活,札西慈仁這麼說。 「流亡政府最偉大的兩個成就,一個是建立了民主的體制,一個是保存了西藏文化。」受訪的學者這麼評價。 1962年達賴喇嘛宣布第一部西藏民主憲法,奠定其後流亡政府民主基礎。 藏人行政中央位於上達蘭薩拉與下達蘭薩拉之間,藏人們直接稱呼政府,有最高司法機構、人民議會以及最高行政機構噶廈(內閣),是一個三權分立的政治體。議會的議員及最高行政首長,目前均由直接民選產生。 圖書館、藏醫院、羅布林卡等機構除了保存大量西藏文物,更透過各種方式希望保存西藏的文化精神與傳承。 而無論是民主體制的確立或是西藏文化的保存,都可以看到達賴喇嘛在其間推動的身影。 「不見得每一個活佛都被藏人尊敬,我們主要是看,這個活佛這一世在這世間的修為,他做了什麼。」 如果藏人是如此看待活佛,帶領一個流亡的民族,在別人的土地上努力保存自己的文化、即使辛苦依然有尊嚴的生活,甚至讓國際社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這個流亡民族。這些作為,如何不令人心服。 信仰也許無法被理性歸因,然而我在藏人社會以及生活中,看到達賴喇嘛做了什麼。 對於「為何藏人如此尊崇達賴喇嘛?」潘多解答了我的疑問,我也終於承認,因為有達賴喇嘛,藏人真是一個幸運的民族。
#達賴喇嘛
#藏人
#西藏
李婕綾

2019年7月22日

3041
【特派員+】昨是今非的反共義士
撰文 / 李婕綾 來說一個「反共義士」的故事。 維基百科上是這麼定義「反共義士」這個名詞的:「反共義士」是中華民國遷往臺灣後使用的一個歷史名詞,指以特定方式脫離中華人民共和國投奔中華民國的軍人或者平民。 同時,在時代背景的說明中也特別指出,從50年代開始,中華民國設置許多安置及獎勵辦法,吸引「反共義士」駕機投誠,直到1991年終止動員戡亂後,「反共義士」才逐漸成為歷史名詞。 對1964年出生在中國青島的燕鵬來說,他不但沒有搭上「反共義士」的列車,反而在時代的變遷中流離失所。 原本經商的燕鵬,在天安門事件後,長期資助中國民運人士,除了生活和物質上的協助,因為熟悉電腦,他教導其他民運人士突破網路封鎖,將文章散布到互聯網上,是最早使用網路的異議人士之一。無意外的,很快燕鵬就被當局嚴密監控。 「就在你家前面搭一個小木屋,隨時看著你,出門也不用尾隨,就直接靠在你旁邊,而且當地國安局隨時約談你。在這種情形下,生活壓力很大,而且無法工作。到最後根本沒人敢跟我合作生意,連往來都保持距離。」 (圖片:燕鵬在中國經商多年,長期資助民運人士上網散布異議,遭當局監控多年後,決定逃亡。) 2001年燕鵬決定逃亡,當時他打算前往的國家是越南,然而還沒出國境就被抓回青島,先以偷渡國境罪被拘押,其後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一年六個月。 「你沒有被認罪嗎?」想起李明哲的經歷,提出這個問題。 以往在中文裡,不太有被動式描寫,然而這幾年,被動式中文開始風行,「被認罪」、「被失蹤」、「被自殺」…,中文多了一種表達境界。 「有啊,當時對方也說,只要當庭認罪,就能跟家裡人一起離開。」 「 你為何不?」 「可能是因為家裡人都在,覺得心裡不孤單、有依靠吧!」 「可是不覺得親情有時反而是一種認罪壓力嗎?」對這個問題,燕鵬尷尬的笑了一笑。 不管什麼原因,燕鵬因為「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入獄一年半。出獄後,受到更高度的監控,最後燕鵬到廈門鼓浪嶼包了一艘船,過了中線跳船游泳到金門,那一年是2004年。 「我就拚命游,後面十幾個武警追著我,我上岸後,他們把我圍起來,槍都上膛了,幸好金門島上的守軍立刻出現把我們隔開,才把我救下來。」 「你跳水游向金門的時候,在想什麼?」 「什麼都沒想,就覺得不能再那樣過日子了,那種被壓迫的生活,生不如死。」 「你身上有沒有帶什麼可以留著念想的東西?」 「沒有,當時什麼都丟下,就跳水了。」 由於沒有任何證件,當初金門海巡隊只能根據燕鵬的自述,從網路上查證他的身分。 「為什麼選擇來台灣?」 「當時不可能搭飛機去西方國家,我又從小在青島長大,會游泳,台灣又離廈門近,而且印象中是一個自由民主、講人權的國家。」 然而一心「投奔自由」的燕鵬,一上岸就被控「擅闖軍事堡壘」罪名,面臨死刑或無期徒刑。 來到台灣,燕鵬不但沒有「反共義士」前輩們的風光待遇,還被問罪,被關押在宜蘭的外國人收容所,最後在人權團體的援助下才被釋放。 然而被釋放後,燕鵬的生活卻陷入一種進退不得。 目前,中國籍人士在台居留受「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與「大陸地區人民在台灣地區依親居留長期居留或定居許可辦法」規範。 「你可能在學術、文化、經濟或是國防外交上,對於台灣有重大的貢獻,比如說你可能是某個諾貝爾獎得主,或者你真的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民運人士,或甚至是說,可能掌握很重要的情資、情報消息。才有可能用這裡面講的專案方式讓他取得居留。但是還有一個前提要件,必須要是合法入境。」參與援救燕鵬的人權團體說。 「意思就是我不夠有名。」燕鵬自嘲的解釋。 由於不符合現行法規,燕鵬被釋放後,並無法取得身分。2006年燕鵬來到台北,當時他只有陸委會每個月5000元的生活補助金,然而沒有身分,無論工作、就醫、居住都有問題。 「沒有身分,做甚麼都要報備。最大的煎熬是不知道明天會如何?」 於是,燕鵬將精神與心力轉向神學,十多年來,他在台灣拿了一個學士學位,兩個碩士學位,以及一個博士學位。 (圖片:2006年踏上台灣土地後,沒有身分,什麼都不能做的燕鵬,將心力轉向神學,並成為牧師。) 「這應該是我過去十幾年最大的收穫了,不念書,我撐不下去。」 期間燕鵬父母過世,他無法奔喪,也錯過了女兒的成長,燕鵬說,這是他心中最大的遺憾與痛苦。 2011年6月,燕鵬闊別七年的太太以觀光名義來台。 「她第一次來的時候,因為跟團,要團進團出,而且我被要求不能上遊覽車,我只好跟朋友借一台小客車,跟在遊覽車後面,後來是那個遊覽車駕駛同情我,有天晚上跟我說,飯店附近有家汽車旅館,讓我帶我太太去。結果,我進去房間,門關上沒多久,電話就響了。一接起來,對方說,燕鵬先生,我們是國安局的,現在在門口。我還想是在旅館的門口嗎?不是耶,是在房間門口,我一開門,三字經忍不住就罵了。」 (圖片:隔了七年,燕鵬與太太在台灣相聚,但妻子以觀光名義申請入台,團進團出,兩人見面必須在景點碰面。圖中拍攝地為自由廣場。) 說起這段遭遇,燕鵬又好笑又好氣。而我不知道該不該為國安局的情資掌控能力感到安慰 。 「但是到今天,我依然不能跟我的家人團聚。」爽朗愛笑的燕鵬,語氣掩不住唏噓。 2014年燕鵬取得合法居留,去年七月正式拿到台灣的身分證。為了等待一個合法的身分,燕鵬用了12年。這12年裡,燕鵬父母過世,他無法奔喪,當初才念初中的女兒,也已經長大,目前在澳洲執業為醫。 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燕鵬卻在今年辭去原來的牧師工作,再度踏上另一段漂流的旅程。 「沒辦法,我太太如果要來台灣申請依親,我必須回中國去取得相關的證明文件,還要經過海基會、海協會的認證。以我這樣的身分,根本不可能。所以只好跟太太一起到澳洲去團聚。」 在被監控的情況下潛逃,回中國辦理相關依親手續,申請相關文件,無異是自投羅網。 故事聽到這裡,我忍不住有種昨是今非的荒謬感。 從60到80年代,兩岸基本處於「漢賊不兩立」的境況,在遙遠的幼時記憶中,曾有「反共義士」「衝出鐵幕」「駕機投誠」「投奔自由」(這是當時的教科書及媒體常用詞),而且還可以獲得高額黃金獎勵。 曾經放假一天的「123自由日」,不也因為韓戰期間有一萬多名解放軍戰俘,在1954年1月23日被美國軍艦由韓國送抵基隆,而定為紀念假日? 時過境遷,「反共義士」淡出歷史、「123自由日」取消放假,身為「政治難民」的燕鵬,不但不能合法正常的在台生活,好不容易取得身分後,卻要再度飄洋過海才能和家人聚首。 「有朋友勸我用政治難民的身分去澳洲尋求庇護,取得身分,就不用這樣飛來飛去坐移民監。」 燕鵬今年開始申請移民澳洲,因為太太與女兒都在澳洲。 (圖片:取得台灣身分後,燕鵬更不可能重回大陸,一家人選在第三地團聚。2017年開始,燕鵬申請移民澳洲。但仍不願放棄台灣國籍。) 「那你為何不去?」 「那要放棄台灣國籍,不管怎樣,我在台灣碰到很多好人,我不會放棄。」燕鵬說。 訪談過程裡,我問燕鵬,當初對台灣「自由、民主、講人權」的印象會不會幻滅? 「我覺得,中國是用一種主動式的迫害,來壓迫你,但台灣政府是用『不作為』來壓迫你,是一種被動式的迫害。」 我想起採訪過程中遇到的在台藏人、因為性別議題逃離母國的非裔人士。 「陸陸續續這幾年有遇到比較多的是來自,譬如說土耳其,譬如說非洲國家,我們也有遇過像獅子山共和國的,喀麥隆,還有烏干達。」除了過去的無國籍藏人及中國籍尋求庇護者,國內人權工作者也開始見到歐亞非難民,這些尋求庇護者離開母國的原因很多,不過選擇來台灣的理由卻很相似。 「聽到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說台灣是一個,至少在亞洲國家裡面感覺是一個比較民主,然後人權上面是比較進步的國家,所以當我跟他們說,抱歉我們國家沒有難民法的時候,其實他們大部分是有點驚訝的。」人權團體說,台灣民主、人權的形象其實很好,是尋求庇護者會選擇來台灣的原因。然而在實務工作上,難民要在台灣尋求庇護其實困難重重。 「沒有難民法,現在就連提出申請也不知道要跟誰申請,每次只能發公文去跟移民署講,每次發完公文,移民署就跟你說,抱歉,沒有相關的法令。」 事實上,2002年行政院研考會就決議要建立難民庇護制度及制定難民法,2007年行政院將難民法草案函送立法院審議,整部難民法只有17條條文,是一部相當迷你的草案,2016年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初審通過。不過難民法一直沒列入優先法案,也遲遲未能三讀。 在沒有難民法的情況下,燕鵬跳船來台,要先面對偷渡、擅闖軍事堡壘等罪名,好不容易拿到居留和身分,還得回母國辦理相關程序、申請文件才能讓家人依親。而有更多的尋求庇護者不是在逾期居留的夾縫中艱辛生活,就是遣返他國。 「不作為」算不算是一種壓迫?燕鵬用12年的歲月回答了這個問題 ◆ 關於燕鵬,關於無國籍人權,你可以知道更多→ https://goo.gl/H1EuLr
#反共義士
李婕綾

2019年7月22日

1447
【IN-OPINON】恐懼的總和—歐洲的難題
撰文 / 陳廷宇       歐洲近年正逢多事之秋,希臘債務及中東百萬難民潮未解,在台灣時間22日驚傳比利時布魯塞爾機場地鐵爆炸案,據當地媒體報導爆炸前現場傳出槍聲,有人高喊阿拉伯文。這是數日前比利時和法國警方從歐盟總部旁的小鎮逮捕巴黎恐攻主嫌後,再一波震盪。公視《獨立特派員》因應國際情勢,本週三起推出《恐懼的總和—歐洲的難題》系列報導,帶您近距離觀察在恐怖攻擊及難民潮挑戰下的歐洲。    象徵法國自由民主精神的共和廣場,充斥著來自各國旅人的標語和鮮花,成為向恐怖攻擊說不的精神堡壘,浪漫花都變色,漫步巴黎,很難習慣街頭不少全副武裝的軍人和警察時時勘查移動,過去動輒排隊兩個小時才能登頂的巴黎鐵塔,遊客稀疏,空氣中的確瀰漫著一股緊張的氛圍,說巴黎人完全不怕是假的,但說全城草木皆兵確也非事實,重回巴黎恐怖攻擊的現場,層層堆疊的難題和挑戰,讓恐懼無所不在,然而恐懼的總和到了極致,卻也迫使歐洲各國和民眾必須面對恐懼,甚至學習和恐懼共存。    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歐洲,接受來自中東的政治、經濟難民多少帶著贖罪的意味,因此人道的關懷是主要原則,不過人道至上有時候也衍生不少有趣的現象,奧地利收容、安置難民有著長久的歷史,甚至有學者認為奧地利當年接受難民造成的人口移動,是間接讓東歐鐵幕瓦解的因素之一。距離奧地利首都半小時車程的難民收容所Traiskirchen,可以安置近1300位難民,裡頭半數以上都是未成年的孩子,收容所執行長Mr. Schabhüttl說:「因為奧地利法令規定,成年的難民抵達後,必須提出難民申請,申請通過才能留下,沒有通過則被遣返原國,但未成年的孩子則全部都可以留下來。」    有趣的是,因為奧地利政府人道至上,對於沒有身分證件的難民,都是以相信他們所陳述的個人資訊為原則,因此當年收容安置所成立之初,很多難民索性丟棄自己的身分證件,然後宣稱自己是未成年人,藉此獲得長期居留的待遇。六十多歲的Mr. Schabhüttl笑著指指自己已經完全灰白的頭髮說: 「還有難民頭髮跟我一樣白,也宣稱自己才十七歲,我們仍得先相信他。」後來用此招數的難民越來越多,收容所才開始有一套年齡鑑識的機制,用頭髮、牙齒、骨骼來確認難民的年紀。    在德國南方巴伐利亞和奧地利薩爾斯堡的邊界,每小時有五十到一百個敘利亞難民家庭從奧地利被送到德國的難民中轉站,德方的管制人員24小時輪班,對來到這裡的難民進行初步的登記和檢查。這是從難民潮爆發以後,失序、失控事件頻傳到現在德奧雙方慢慢磨合出來的運作模式。來自敘利亞的難民有一半以上都是攜家帶眷, 年輕夫婦帶著孩子逃離家鄉的戰火,來到歐洲希望尋求安居樂業的生活。不過重啟新的人生談何容易,到德國的難民必須先登記、檢查,身家財產超過750歐元以上的都必須繳交給政府,做為協助安置難民的經費,同時得通過審核申請的手續,通常這已經是三到六個月,甚至超過一年的漫長等待,一旦被批准,地方政府會開始安排各項學習融入社會的語言及技能課程。    來自敘利亞、伊拉克、巴勒斯坦等地中東地區,大部分的難民只會說阿拉伯語,德語從來不是個容易上手的語言。一位16歲的伊拉克女孩說,兩年前剛到德國日子非常難熬,在陌生的環境,說陌生的語言,感覺自己被全世界孤立,心情總是充滿挫敗和沮喪。她說:「難民們充滿創傷,需要很多心理支持。」另一位剛到德國兩個月的敘利亞男孩,14歲,他是家中的長子,全家湊足了旅費讓他搭上人蛇集團的船,飄洋過海來到德國成為難民,希望等他安定能夠把全家都接過來。14歲的孩子肩上扛了全家族的期待,讓他心理異常沈重,他說:「每一天上德語課就像幼兒園的牙牙學語,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才有能力實現全家人的願望。」    百萬難民潮加上恐怖攻擊,讓歐洲的挑戰在許多不同面相上變得棘手而複雜,很難從任何角度去簡化問題的難度。週三晚間十點《獨立特派員》節目,從3月23日起推出《恐懼的總和—歐洲的難題》系列報導,試圖以人性的溫度、不同的視角,和觀眾一起感受二次大戰後面臨最大難題的歐洲現況。
#專題報導
陳廷宇

2019年7月22日

1062
【IN-OPINON】教育開麥啦
撰文 / 周傳久 (獨立特派員文字記者)     近年台灣關於教育的話題爭議不斷。到底怎樣在充滿挑戰的新環境培養未來有競爭力的國民?各方看法不一。     能賺錢卻不能尊重別人,很聰明卻不一定能與別人溝通通合作,或者辛苦追逐一時的潮流而苦不堪言,許多現象引起省思。另一方面,科技便利,帶來許多新的機會和可能,若在適當引導下,又可以發展更多前所未有的學習方式,幫助更多不同的學習者適性發展。    其實在步調快速的社會,能就地取材、建立健康的自我、與人有好的關係,並能學其所愛、愛其所學,是教育品質和學習動機的發展基礎。這要靠引導者掌握經營的本質,輔以因應不同學習者而有不斷創新的方式。國內媒體讓觀眾看到許多教育爭議,和層出不窮的意外。但如何從爭議中找到更有建設性的調整之路呢?     可喜的是,有不少基層學府走出老師學生多贏的局面。他們不一定花許多錢,但可以幫助學生在有安全感的環境中快樂紮實的學習。不僅如此,能與人有好的關係,相互理解而加速學習。    獨立特派員將介紹三個地區的例子,包括台灣蘭嶼的東清國小學前班與蘭嶼中學,還有丹麥的自由小學學前班和大學預備學習,以及奧地利的新制中小學。蘭嶼師長在台灣所謂「翻轉學習」喊得幾乎不答這個名詞就好像跟不上時代的壓力下,冷靜地走出自己的路。重視品德、文化與知識合一,落實體驗教學,堅固價值認同,對環境與人都有更高的品味素養。    丹麥看重預防霸凌和建立孩子的選擇能力以及與人有美好的關係。從學前班故事按摩活動開始,加上各種媒材協助理解別人的情緒以便誠懇溝通。小學畢業前沒有考試,讓學生的價值不建立在考試。長大後多數是有耐心、個性溫和、能察言觀色尊重別人的國民,並相信自己可以跨界發展。這或許是「快樂國度」的內幕。    奧地利小學年年鼓勵學生訂定個人研究計畫,以科學理性的主題輔以精緻藝術表達,讓小學生學習獨立負責,而且懂得欣賞別人的成就和優點。也是自幼培養自信和與人溝通合作的素養。      以上三個地方新的學習方式有共同點,就是減少壓力、以興趣引導,並有更人性的方式經驗探索知識和與人相處之樂。他們都依循了政策而不是花時間在對抗。他們也都沒有一直在等待由上而下的資源,而是在有限的範圍內走出良性發展之路。歸結來看,學校經營者的價值觀與涵養,將直接影響學習氛圍。每個地方挑戰不同,但為什麼這三個地方可以不只停在原地抱怨和哀嘆大局?《教育開麥啦系列報導》將介紹詳情。
#教育開麥啦
#臺灣
#丹麥
#奧地利
周傳久

2019年7月22日

2003
【IN-OPINON】台灣二戰慰靈碑在沖繩
撰文 / 蘇啟禎(公視新聞部製作人) (圖片:2015/11/23台灣人慰靈碑簽約,可望於2016年中,正式設立。)     幾個月前,「二戰浮世錄」第三集當中,記錄了許光輝先生這幾年頻頻遊說政府,希望在沖繩和平紀念公園設立「台灣戰死者慰靈碑」,卻屢屢碰壁、無功而返,引發不少討論。現在,終於傳來好消息:日本老兵民間團體宣佈捐出一塊地,給台灣人設慰靈碑!這段曲折,今晚(11/25)十點,公視「獨立特派員」節目第三單元:【台灣戰碑突圍】,邀您一起來觀賞、見證。 (圖片:韓國人慰靈塔。許光輝問:韓國能,台灣為什麼不能?)     立碑為什麼重要?因為台灣人在二戰期間,有二十多萬人為日本上戰場、逾三萬人死亡。可是戰後,台灣人變成中華民國國民,替「敵國」打仗的政治不正確,讓這段歷史備受壓抑,政府淡漠,民間淡忘。七十年了,全台至今尚無任何一座國家級的台灣二戰紀念碑。這也正是為什麼,許光輝等民間人士憑著傻勁、屢敗屢戰,爭取到在日本土地上立台灣碑,值得記上一筆。 (圖片:沖繩和平紀念公園,佔地40公頃)     為什麼相中沖繩和平紀念公園?除了許光輝個人與沖繩的淵源,更重要的,它是日本唯一的國立戰爭遺跡公園,矗立了五十座日本各縣市及相關團體所設的慰靈碑,每年國內外訪客上百萬,是活生生的二戰歷史教育現場。園區內還有一座606坪的「韓國人慰靈塔」,是韓國政府早在1975年就設立的。台灣與朝鮮,戰前同為日本殖民地,台籍兵死亡人數(30304)更超過朝鮮兵(22182),許光輝常問:「韓國能,台灣為什麼不能?」 (圖片:許光輝(中)與協助推動立碑的錦古里正一(右)。立委周倪安(左)也特地前來支持。)     上月底,我和攝影搭檔到沖繩採訪了十多位各界人士,包括許光輝、台日老兵、灣生、台灣疏開經驗者、前沖繩縣副縣長…等等,他們在【台灣戰碑突圍】專題裡,交織成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要訴說的,除了台灣人立碑的艱辛過程,還有沖繩跟台灣、綿延不斷的歷史繫絆與情感。下週三(12/2)另一個單元【沖繩戰役七十年】,同樣延續這樣的主調。     「終戰七十年」近尾聲了,但阿公阿嬤的時代故事與心事,我們一起繼續說下去。 (圖片:台灣人慰靈碑可望於2016年中,矗立在沖繩南部海角。)
#二戰
#慰靈碑
蘇啟禎

2019年7月22日

2224
【IN-OPINON】少年造飛機
撰文 / 李瓊月 (獨立特派員文字記者)    對很多台灣少年工來說,他們的原鄉在台灣,第二故鄉在日本神奈川縣的大和市。    二戰期間,八千多位台灣少年工之中,遭到空襲或其他原因犧牲的有五、六十人,包括在神奈川縣高座海軍工廠、名古屋三菱航空飛機製作所,還有九州長崎第21海軍航空廠等等。二戰結束後,除了有一百多人留在日本,其餘八千多人都回到了台灣。    這段被淹沒的少年工故事,有一位叫早川金次的前高座海軍工廠技手,一直耿耿於懷,1961年他存了一筆錢,在大和市的「善德寺」,立了一座「戰歿台灣少年工慰靈碑」,紀念1945年7月30日在此遭到空襲的六位台灣孩子,希望日本人不要忘記他們,除此之外,台灣高座會,也選在20幾年前,捐了一座台灣亭回饋給大和市政府。    「台灣少年工慰靈碑」是因為大和市立柳橋國小的學生來此遠足,無意間發現,少年工的故事才慢慢被傳開了。    至於台灣呢?很多人不知道曾經有八千多位孩子在二戰期間,曾經遠渡重洋到了日本參與雷電的生產。為了填補這塊歷史縫隙,1997年,曾經幾次聽到台灣少年工故事的文學家張良澤,跟牧師張瑞雄、前少年工陳碧奎先生,開始搜集少年工的照片,完成「高座海軍工廠:台灣少年工」這本寫真帖,好留下他們的歷史,完成他們的故事拼圖。    如今少年工年歲已高,今年適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七十週年,他們再一次重返日本大和市,再看看犧牲的朋友,再回眸年少歲月留下的足跡,感受一下第二故鄉的溫度。 
#慰靈碑
#二戰
李瓊月

2019年7月22日

3418
【IN-OPINON】二戰決戰部隊 震洋艇隱身台澎
撰文 / 李瓊月 (獨立特派員文字記者)    「神風、櫻花、震洋、回天、伏龍、海龍、蛟龍」,二戰時期的特攻隊,曾經在台灣在出現? (圖片:雄市舊城文化協會提供)    一九四二年,日軍在中途島海戰敗北之後,太平洋戰爭局勢翻轉;一九四四年,日本海軍推出「特殊奇襲兵器」,包括所謂:櫻花、震洋、回天、伏龍、海龍、蛟龍」,分別從空中、水上、水中、水底,以所謂「一人一機、一艇換一艦」展開自殺式攻擊,也就是七十年前所謂的「人肉炸彈」。    當初由日本海軍訓練的震洋特攻人員有六千人,全部是日本人,年齡在16-19歲之間,原來是開飛機,後來駕駛震洋艇,然後派到南太平洋、中國以及台灣。    其中到台灣的有10支隊伍,從1944年底開始進駐台北基隆、關渡、高雄左營、屏東海口以及澎湖的西嶼東鼻頭、望安(鴛鴦窟)等地區。    隊員搭乘的是一種由三夾板或膠合版製造的震洋艇(艇長5.1公尺,寬1.7公尺、高0.8公尺,使用汽車引擎,艇首裝載250公斤炸藥),展開特攻時,鎖定的目標,以輸送艦、驅逐艦及其他戰艦為主,待目標經過時,直接衝撞。(搭乘員平時訓練時,一次至少出動六艘,有固定的訓練隊形,待美艦經過時,像狼群一樣群起而攻之。)    曾經是震洋特攻隊一員的陳金村,88歲,初中畢業時,擔任過部落書記,17歲填了志願書、通過體檢、筆試、體能測驗以及海兵團四個月的訓練之後,成為海軍特別志願兵第五期,剛好碰上震洋特攻隊成軍,於是第五期部分士兵,成為唯一加入震洋隊的台灣兵,陳金村被派到第21竹內部,擔任機關兵,負責震洋艇的維修。    那段出生入死的戰爭歲月,一直在陳金村的腦海中,經過七十年後,終於在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陪同之下,重返位於左營舊城的震洋隊基地,而當年駐守在此的有:第20隊薄部隊(位於舊城城牆兩側)、第21竹內部隊(西自助新村)以及第31部栗原部隊(海青工商),至於比較晚到的第29永井部隊,則位於桃子園。     震洋特攻隊歷史之所以能撥雲見日,關鍵於在2013年,左營眷村要進行拆除了,舊城文化協會發現這裡有日軍留下來的17座防空壕、震洋神社基座、以及手水缽、參道等等,才在開起震洋隊尋訪之路。    再走進防空壕,陳金村回憶,曾經因為心情不好,在這裡教訓一位來自北海道的補充兵,聽聞補充兵難過的訴說,想念跟他一樣大的子女,以及來台灣是萬般不得以,說到此陳金村一度哽咽、非常激動。    但是令陳金村最難忘的還是這裡的「芒果的滋味」。記憶中,隊員早上起來先搖芒果樹、吃芒果,以致排出來的汗,身上穿的內衣都是黃色的,當下再撿起地上的芒果,品嚐七十年前的滋味,過去的點點滴滴全湧上他的心頭。    走過基地,來到特攻隊進行海上訓練的桃子園海邊,停放震洋艇的格納壕依山壁而建,包括永井、竹內、栗原以及薄部都在這裡進行海上特攻訓練,至於停放震洋艇格納壕,根據陳金村的回憶,裡面可以停放十幾艘以上,甚至還有一間倉庫,儘管經過七十年的風吹、日曬、雨淋,加上洞內崩塌、堵塞,但是格納壕依然在海邊靜靜佇立著,跟著陳金村的到來,彼此述說著特攻隊員出海訓練,以及當年躲空襲的日子。    二戰結束之後,第20隊薄部隊員曾經在基地拍下合照,作為紀念,日軍留來下的四百艘的震洋艇由國軍接收,至於一千多位日本隊員、搭乘員在等待遣返日本時,曾經被派到南投竹山、雲林、台南、高雄的農場、糖場工作、自活,以等待回家;幾十年後,薄部隊的隊員,也曾經回到高雄西子灣祭拜演習時犧牲的戰友,回到左營舊城,尋訪震洋隊留下來的足跡。    一樣的二戰歷史現場,一樣的二戰老兵,七十年前特攻隊故事,為他們留下什麼樣的戰爭歲月記錄?
#二戰
#日本
李瓊月

2019年7月22日